惜别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03日
□张文燕
去年暑假之后,我完成了交流轮岗的任务,回到了原来任教的学校。新学期开始,我不敢去和相处了两年的孩子们告别,怕控制不住自己,会当场泪崩。只是写下了一段诗文:
我们曾结伴同行∕一起看山那边的风景∕爱那些风车轮转的日出日落∕看那列火车呼啸前行。
是谁吹响离亭的风笛∕在一个平常的秋日清晨∕来不及挥一挥衣袖∕回首已然是孤帆远影。
我找寻着千年的离愁别绪∕唯愿千里婵娟,天涯比邻∕我把沉甸甸的祝福挥成云霞∕愿你们心里有光,前程似锦。
我把这段文字发在朋友圈里,当作是与孩子们无言的告别。我的朋友调侃我说:“你这样做,你的学生不得哭倒在屏幕前?”我故作淡定地说:“这不过是我生命中不得不面对的一次普通告别罢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这一年年末时,因为新冠疫情,整个桂林市的中小学生提前放假,没来得及进行期末考试。第二年春天一开学,市里决定把这次期末考试给补上。我因此成了外派监考员,将再次回到轮岗交流的那所学校监考。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就如同市教育局一定要补上去年的期末考一样,我欠孩子们一次告别,也应该给他们补上。
第二天,我六点钟就起床了,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学校,打算用这个时间,特意去与分别了半年的孩子们见一面。
走过熟悉的小广场,瑶族儿女击鼓吹笙的铜像立在圆形的大花圃中,还披着满身的晨露。我驻足凝望着他们,借以平复我难以控制的心跳——我居然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去见意中人一般,激动而又羞赧。从我站的地方平视过去,长长的高铁轨道横在田野间;远处的山头上,大风车在悠悠地转动着。这些看了两年的熟悉风景,静静地扑入我眼帘中来,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
下了台阶,左转,从侧门进入,上楼,左转,再上楼,右转,我站在了这扇无数次出现在梦里的门前。周围是如此的安静,孩子们不在教室吗?他们去了哪里?我轻轻推开门,啊!他们都在呢,整整齐齐六十个孩子,安静认真地在复习备考!我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他们也呆望着我,时间似乎停滞了。突然,浪潮般的掌声响了起来,孩子们起劲地鼓着掌,我看到面前的几张小脸涨得通红,就像我以前在班上宣布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时那样。有人在小声地嚷嚷:“张老师!是张老师回来了!”
我的眼镜面蒙上了一层雾,视线模糊了,我说:“张老师给大家鼓劲来了!等一下考的就是我们的语文,大家一定好好考啊!”
告别他们出来的时候,小羽追了出来,在楼梯间抱住了我。什么时候,这个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个头已经超过我了?她不是昨天才刚刚从小学踏进中学的大门吗?小羽脸上挂着泪,却懂事地伸手为我拭去泪珠。
完成上午半天的考试走出考场时,我又遇到了几个班上的孩子,他们把我簇拥在中间,嚷嚷着:“张老师,刚才我们的考场作文写到你了。”因为我没监考初三,不知道写什么作文题目。他们告诉我,写的是命题作文——《青春里的靓丽风景》。我如此有幸,竟然成为了他们青春里的靓丽风景吗?有什么东西从我的心头缓缓流过,让我在这下霜的日子里,心头依然有满满的暖意。
下午还有两个多小时的监考任务,我得坐上我的小电驴回家吃午饭了,我走向食堂旁边的车棚。食堂门前,有一队学生在和老师行告别礼,他们向老师鞠完躬,说完再见,就走入食堂里去了。只有一个孩子留了下来,朝我的方向张望。
突然,她向我跑过来,一下子闯进我的怀里,脸埋到了我的肩膀上,说道:“张老师,真的是你呀!”我认出她是转去了培优班的小玲子,抱住她的双肩把她掰起来。我看见她满脸都是泪水,赶紧从包里拿出纸巾来,轻轻为她擦掉。那泪水却又不断地流出来,滴到脚下的水泥地上。我只得抱住她,让她慢慢释放情绪。她渐渐平静下来,叽叽喳喳地和我说起了新班级的奇情怪事,她终于露出了笑脸,回到从前我们在一起时的状态,大大方方地说:“我们吃饭去,我请你!”这句话她说了两年,每次在食堂前和我告别时都说,遗憾的是我们从未一起进餐过。
坐上小电驴回家的时候,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早晨的寒霜早已融化在这春日的暖阳里。我知道我的告别终将成为他们生命的过往,他们会长大,我会变老,我们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任凭命运把自己带到未知的地方。但生命中交汇的这段时光,将定格成我们前行途中永远的风景,回首时仍可以慢慢品味,细细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