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03版:特别报道

04版:综合新闻

返回 2023年07月01日

薪火相传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01日     

  七月的主打色是红色。火红的烈日、鲜红的党旗、嘹亮的红歌……那耀眼的“一抹红”,让人心生敬意、热血澎湃。
  今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
  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从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到改革创新的崭新时代——102个风雨春秋,102载奋斗不息,什么是共产党人永葆活力的“精神密码”?
  伟大的使命需要不竭的动力,砥砺奋斗的初心需要坚守传承。在新时代的今天,当年轻一代党员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他们会用怎样的青春激情来传递这份使命?
  近日,记者探访了多位不同时代的桂林党员:一边是有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一边是“00后”的新党员。不同年龄、党龄的他们,对党的感情、对党员的责任担当,会有怎样的感悟?又会怎样进行使命的接力?
  让我们来倾听两代共产党员的对话,看红色信仰如何薪火传承。
    抗美援朝老兵: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
  □本报记者张苑 文/摄
  年龄:91岁
  党龄:71年
  心里话:我是在战场上入的党。那时入党就意味着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一直都要记在心里,永远不能忘!
  1932年,庞果成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1949年9月,17岁的他如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庞果成所在部队奉命离开湖南北上到丹东,随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跨过鸭绿江开进朝鲜。
  回忆起在朝鲜战场上度过的3年时光,庞果成至今热血沸腾。当时,庞果成担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往返于前沿阵地和后方营地之间,为战士们送食物、弹药,并将受伤的战士接回后方治疗。虽然没有拿起武器直接参与战斗,但庞果成也经历了多次“虎口脱险”,很多次敌人的炸弹就在跟前爆炸。“我去朝鲜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自己一定能活着回来!”他坚定地说。
  1952年,庞果成在战场上入了党。入党仪式是在坑道里点着蜡烛进行的。戴上党员徽章的那一刻,他就立下誓言,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磨练自己。
  战争结束后,庞果成随部队驻扎桂林。1966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虽然先后调动了多次工作,但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庞果成都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他常说:“我们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定的意志。这是打赢一切胜仗的基础。”
  1993年12月,庞果成正式离休,但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而是每天读书看报,并坚持用毛笔手抄《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史》等书籍。20多年来,他累计抄写超过9000万字。在他看来,抄书是练脑、练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坚持终身学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传播党的理论的老党员:这党课我要一直坚持讲下去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年龄:93岁
  党龄:67年
  心里话: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党的章程和党的历史的学习,不能放弃对党的信仰和党的事业的追求,活到老学到老。
  “党的二十大是对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郑重宣示。”6月29日,一堂特殊的党课在活力花园(桂林交控)国际养老公寓开讲,讲课的是党校的退休老党员、93岁的吴仲先。入住养老公寓几年来,吴仲先一直坚持为公寓里的老党员上党课,传播最新的时事政治新闻和党的理论知识。
  “我从零而来,也要回到零去,在这之间您将看到我跟随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曲折前行的过程。”这是吴仲先写在自己回忆录扉页的一句话。他说,他的一生都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
  1930年,吴仲先出生在广西陆川一个村子的富裕家庭。1949年前后,这个村子是地下游击队的联络站。在游击队员的影响下,青年吴仲先心里埋下了红色的火种。
  1953年8月,吴仲先调到桂林森林工业局工作。1955年,吴仲先因理论教学能力突出被调到中共桂林地委党校担任理论教员,主要负责对机关干部进行马列理论知识辅导。
  “当年我是党校的第一个专职理论教员,当时桂林地委所有的机关干部都听过我的课。因为我是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大家都开玩笑地叫我‘吴克思’。”
  1956年12月,吴仲先如愿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我终于成为共产党员了,这一辈子真是值得了!”
  退休后,吴仲先仍然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多本理论著作。吴老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学习”二字。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党的章程和党的历史的学习,不能放弃对党的信仰和党的事业的追求,要活到老学到老。”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吴老仍未停止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传播。他说:“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趁着现在还能写能看,我要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把党的理论发扬光大。”
    热心公益的老党员:红心依旧,身体力行践行党员标准
  □本报记者蒋璇 文/摄
  年龄:93岁
  党龄:64年
  心里话:保持党员本色,发挥党员桥梁纽带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
  从一名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到征战沙场的铁骨军人,再到热心公益的九旬老人……抗美援朝老兵纪根文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与担当,抒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930年,纪根文出生在河北沧州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学习通信专业的他跟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各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联络工作。在战场上,敌机经常在头上盘旋,扔下的炸弹很可能就在身旁爆炸,他和战友们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为了躲避敌军的侦察,他们经常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夜间徒步长途行军。经历3年多战火的洗礼,纪根文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战争结束后,纪根文跟随部队先后在广州、南宁等地驻扎。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随部队来到桂林。1978年,他从部队转业成为桂林电线电缆厂的一名管理人员,直至1988年离休。
  “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认定一辈子要听党话、跟党走,只要还有能力,就要为党和国家贡献绵薄之力。”如今,纪根文虽年事已高,但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初心一直没变,平常十分关注社区公益事业。
  离休后,纪根文自愿加入解东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各种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党员活动,积极为社区治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为邻里和谐贡献力量。
  “只要身体好,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作为一名老党员,纪根文以满怀公益热情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诠释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为党的工作发挥余热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年龄:70岁
  党龄:51年
  心里话:听党话、跟党走,把工作做实做细,老了仍能发挥余热。
  海金明自2002年退休后,一直担任七星区退休干部第五党支部书记。2019年该支部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海金明作为代表到北京领奖,并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海金明还多次到各地交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先进经验。
  “基层的党支部工作如何做,党有明确的条例和方向。我只是从实际出发,一切按照制度来执行。”海金明说,这是她在经验分享时最常说的,也是她在党支部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原则。她带领支部委员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通过建立支部微信群,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习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
  她举例说,七星区退休干部第五党支部坚持做到三个“学”。一是书记带头学。二是班子扎实学。采用领学、交流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等形式,支部委员“学习强国”每日积分均在49分以上。三是党员常态学。支部每天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每周开展一次线上学习问答,交流学习体会。引导老同志按时收听收看“网上专题报告会”,参加“网上党史知识答题”。支部90%的党员能够熟练运用“学习强国”坚持学习。
  海金明退休前从事妇联工作。她笑着说,七星区每一个自然村她都骑着自行车去开展过妇女儿童工作,在妇女儿童工作方面有优势。同样的,支部中其他委员也各有特长。她调动起各个委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特长来开展工作。他们到农村,为孩子们讲国旗的故事;有音乐特长的老同志组织老年人排演节目;擅长书法的春节前为社区居民写春联……支部通过组织老同志发挥余热,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关心下一代、基层党建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年轻“白衣女战士”:新时代的我们,有新的“战场”
  □本报记者张苑 文/摄
  年龄:23岁
  党龄:3年
  心里话:作为新一代的党员,我的“战场”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每天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对每一份检验报告负责,对群众的健康负责,才能无愧于胸前的党员徽章。
  出生于2000年的陈露露,是桂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一名技师。从2022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如今整整满一年。
  2019年底,上大学二年级的陈露露就光荣地入了党。“从小时候起,在我的认知里,共产党员就是‘先进’‘优秀’的代名词。所以,努力向先进组织靠拢一直是我的心愿。”她告诉记者,从戴上党员徽章、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她就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鞭策着自己。
  2022年底,陈露露工作不到半年,桂林进入了“战疫”的艰难时期。“当时,全桂林几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变成了英勇的‘战士’,投身到抗击新冠疫情的行动中。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我真切理解了自己这份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她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她所在科室准备派出第一批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一位党员前辈二话不说就第一个报了名,接着自愿报名的人一个接一个。“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深深刻在了陈露露的脑海里,至今想起来仍令人激动、备受感动。
  受到前辈们的影响,身为党员的陈露露也积极投入到抗疫战斗中,直面风险,勇挑重担。“我刚步入工作岗位就经历了这么有意义的一场战斗,这是对我个人意志的一次考验,也让我深深明白了作为新时代党员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她说。
  当谈及青年党员对使命的理解,陈露露深思后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勇于担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要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才能不负韶华。”
    基层民警:做好每一件事,悉心为民服务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年龄:23岁
  党龄:2年
  心里话: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不忘初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是践行使命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00后”、资源苗族小伙周子涵从小受家里人的影响,长大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人民警察。他以此为奋斗目标,顺利考入警校,毕业后,于2022年正式成为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东江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也是一名有2年党龄的年轻党员。
  “小时候我觉得穿上警服特别帅。当我成为一名警察后,我懂得了不是服装让人变得帅,而是警察肩上担起的责任。”
  周子涵坦言,成为一名警察后,工作的状态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作为基层民警,一直在执法的一线,处理的案件多和老百姓相关,比如物件遗失、老人走失……和群众接触打交道多了,他特别能体会当事人的担忧和焦虑。他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尽快侦破案件,白天黑夜连续加班、为了搜集证据做大量的侦查工作等都是常态。
  但是他说自己的疲惫常常被治愈。“每当群众领回失而复得的物品,每当迷路的人顺利回到家中,每当受害人因为案件侦破而露出开心、感激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警察我很自豪。”
  周子涵认识到,新的时代对人民警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思想上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筑牢红色思想堡垒。他时刻敲打自己,作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青年民警,要切实把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建设洪流之中,不负当下,不惧未来。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周子涵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向同事请教,提升自己的侦查能力和办案业务水平,沉下心来办好每一起案件、做好每一项工作。
   “00后”消防员:用奋斗书写烈火青春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年龄:23岁
  党龄:2年
  心里话:作为一名消防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我会赴汤蹈火,以青春赴使命,用心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青春遇上“火焰蓝”是什么样的?是训练场上流血流汗咬牙坚持的模样;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危义无反顾逆向而行的模样……对于“00后”消防员玉子毅来说,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他冲锋在前的最强动力。
  因为外公曾当过兵,加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从电视上目睹人民子弟兵奋力救援受灾百姓的场面,年幼的玉子毅对部队充满憧憬。2017年,玉子毅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消防员。玉子毅入伍前是一名不爱运动的宅男,最初过体能关十分不易。他每天加练几小时,手掌和脚掌磨出老茧,体重从入伍前的170斤练到了130斤,背后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警铃一响,我们就要立刻行动。”玉子毅坦言,消防员是一个随时要冲锋陷阵的职业,不论白天、夜晚,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危险随时可能出现。
  在一次紧急的水上救援任务中,玉子毅和队友赶赴事发地域,凌晨出发,中午到达集结地域立即展开救援。当时事发地域风大、水冷、浪急,他们挨家挨户寻找一个70多岁的被困老人。突然,一个踩空让他险些落水,幸好身上的救生服让他转危为安。等发现老人后,玉子毅忙将老人背在背上转移到安全区域。这一刻,玉子毅更深刻地领悟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看到受困群众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他十分欣慰,也让身为消防员的他感到愈加自豪。
  2020年,玉子毅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二年光荣入党。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对着党旗宣誓的经历,他还历历在目。他说:“‘火焰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集体。我要用实际行动诠释消防救援‘一切为了人民安全、为了人民安全奉献一切’的誓言,用忠诚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00后”大学生党员: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本报记者蒋璇 文/摄
  年龄:22岁
  党龄:1年
  心里话:青春向党,强国有我。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上,在新时代新征程这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中,青年党员更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精彩的“青春答卷”。
  2001年出生的秦佳欢,是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刚入学,她就定好了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摆在首位的就是入党。上大一时她就向学院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考察,她于2022年6月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秦佳欢告诉记者,她积极加入党组织,一是受到爷爷的熏陶,她儿时经常观看红色电影,其中《闪闪的红星》让她印象最为深刻;二是如今的国内国际形势让她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是年轻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好舞台。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在生活、学习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要求。”秦佳欢说,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既要有党员的担当与觉悟,也要有青年人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一方面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建设中,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磨练自己的专业本领,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养成坚毅的奋斗精神。
  秦佳欢先后担任过年级团支书、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学院党务助理。作为学生干部,她乐于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将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党课、团课、志愿活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因表现突出,她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等荣誉。
  秦佳欢还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校级和自治区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