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乡愁
桂林日报
2023年03月27日
□李振杰
其实,它就是一座山,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山,石头,岩洞,树木,是构成它的主要元素。
要说它与别的山不同,是因为它实在太像一只爬行的乌龟,所以便叫它龟山。龟山东面那400人的小村庄,与它同名,也叫龟山。
我去看它,是因为一个电话,一位陌生老人的电话。老人说,他姓明,1958年就离开家乡了,已退休二十多年,现客居南宁。老人说,他的家乡在恭城瑶乡西岭镇新安村,村里有一座山,叫龟山。老人说,他到过许多地方,观赏过许多因形似乌龟而著称的景,但相比起来,家乡的“龟”才真正称得上龟。老人说,龟山附近还有许多山,每座山都有不同的样子,有不同的传说,叫我一定去看看,帮写写。
龟山在龟山村的西面。直线距离也就两三百米。我们驾车,在平坦的村道上穿行,穿过古树参天的村庄,驶过两百余年的石拱桥,进入连片的果园,约一公里路的地方,它就出现在我们视野里。
那是一只正在奋力爬行的龟。只见在蓝天白云下,在一片绿色的果园边上,它头西尾东,向前爬行,执着如一心取经的唐僧。不用向导指点,我们就能看出,龟背弯曲呈弧形,褐色的腿用力蹬着地面。尾部稍微隆起、长着一团清秀竹子的,是它的尾。
昂首前行的神龟。它为什么在这里,它要到那里去?
七十多岁的向导蓝老师是当地人。他给我们讲起了龟山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龟山旁边是一片浩瀚的湖,这只千年神龟就住在湖里。神龟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经常爬出水面,与人们嬉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但同时,也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烦恼:因为它太庞大了,一脚下去,一分地的庄稼没了;走几步,一亩地里再也看不到几棵庄稼;出来跟人们玩耍一次,就要毁掉人们半年的收成。这可怎么办呢?
百姓没收成,可就没了生计。这事惊动了天上的玉帝,于是,派雷神下凡解决此事。雷神奉命下凡,以蛋诱之出湖,以巨石挡道,以链锁之,于是,神龟便被固定在此处。我们细看,果然在神龟的脖子与挡道的巨石之间,还有一块巨大的圆形石头——那是诱龟出湖的巨蛋化成的。
蓝老师还指给与我们看北面的一座山,说那就是雷神山。果然,其怒目圆睁,长髯飘飘,似极画里的雷神。
龟山上有三个不同高度横穿南北的岩洞,当地人给它们命名一台阶、二台阶、三台阶。由向导蓝老师带路,我们爬上了三个穿岩观景。虽然蓝老师已年逾古稀,但爬起岩壁来,身手矫健。蓝老师说,少年时,他经常与小伙伴们到山洞里来游玩。
有一些蝙蝠在洞里扑棱棱地飞。我们摩挲着被攀爬得有些光滑的石壁,坐在洞口的石凳上,吹着凉爽的风。我突然想,也许明老小时候也常与小伙伴们到洞里来嬉戏,捉迷藏,逮蝙蝠,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在南北洞口,极目四望,青山绿水,村庄果园,别有洞天。
我问蓝老师,明老讲的将军山、将军帽、马山在哪里。蓝老师把龟山东北面一字排列的三座山指与我们:一位将军策马东来,至此遇到巨龟,坐骑受到惊吓嘶鸣直立,将军被掀翻坠地,帽子也脱落地上,于是化成了三座山。我们细看,果然看得出直立的马,马背上还套着马鞍。被掀翻在地的将军剑眉炯目,手按剑柄,以应事变。将军帽还有飘飞的帽绳。
西北面的鲤鱼山,是一只浮出水面的鲤鱼,正张着圆嘴,吐纳河水。
这里的人,得有多喜爱自己的家乡啊,才运用自己的想象,给每座山都起了一个神似的名字,还赋予了它们美丽的传说。
龟是中华文化里长寿的象征。从龟山村看,确实如此。这个不过400人的小村庄,健在两位百岁老人,达到两百分之一。我们专门探访了生于1921年的董蕊娥老人,老人耳聪目明,谈吐尚健。村里人说,村人长寿是因为把龟山保护得好,把它当神灵敬奉的缘故。我想,这一定还与当地人的孝道有关,当地人都说,“家里有老,如同有宝”,人们都把家里有长寿老人引以为傲,认为这是有福气的象征。
美丽的山水到处都有,在游子心中,唯有家乡的山水最美。我想,这就是明老们心心念念牵挂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原因。我们寻访了明老在老家的亲人。他们说,以往明老每年春节、清明都会回乡来团圆、祭祖,还会到处转转,看看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临别时,还要带点家乡的水出去喝,因为家乡的水最甜。因年事渐高,身体不便,明老已有两年多没有回来了。但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每次打电话,都要询问家乡的事,叮嘱一定要保护好老宅和家乡的山山水水。
因为举办全国散文大赛的缘故,我看到了许多恭城游子的文章。有的因为父母年迈,把他们也接到了异乡,以便于照顾。但老人们身在外地,却总是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些游子的笔下,村头的古井,巷里的石凳,村口的古树,都成了他们心里抹不去的印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无法排解的、浓浓的乡愁。
也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辗转到了异国他乡,家乡便成了回不去的梦。于是,只能把它放在心底,像一坛发酵的酒,愈久愈浓洌。
这世上千姿百态的山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一座山泛化为一种乡愁,人世间就有了万万千千的乡愁。人可以老去,但乡愁不老,像家乡的这座山,或者那座山,亘古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