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超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桂林日报
2023年03月02日

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二期)厂房已完成装修,预计3月下旬投产。

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二期)厂房已完成装修,部分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调试中。

在资源县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一期的耦合贴片生产线上,工人在开展包装作业。

资源县新引进的修正集团资源医药健康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将于7月建成投产。

资源县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
新闻背景:
2021年4月13日,粤桂协作联席会议在桂林召开。在会上,广东广西两地政府签订了“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的总体要求、协作内容及保障措施。
围绕协议部署,两年来,桂林以实施产业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一批优质重大项目,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资源县为从深圳市引进的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提供“妈妈式”服务,仅用20天就完成设备运输调试、人员培训、开工生产等工作,并实现当年招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入统的“五个当年”目标,创造了医疗器械生产项目落地投产“桂林超速度”。1月30日,在推动全区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还对桂林的“妈妈式”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徐莹波 文/摄
“妈妈式”服务,助力杉源医疗项目实现“五个当年”目标
资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境内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原因,该县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
面对后发展局面,资源人拒绝“躺平”,奋起直追。2021年,该县与深圳市南山区结成结对帮扶关系。以此为契机,资源县积极从深圳市引入一批优质项目,着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链。
近日,记者来到资源县中峰工业集中区的创业创新大楼,这里正在打造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资源县创新产业孵化园。园内已有10多家深圳医疗器械企业设置了厂房或办公室。其中,由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资源县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一些工人正在耦合贴片生产线上开展包装作业。
“资源县的营商环境是全国一流的,这里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确保了我公司一期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落地投产,并产生效益。”杉源(广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莫贫说。
莫贫是资源人,大学毕业后就到深圳打工、创业,并于2015年创办了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杉源医疗取得长足进步,旗下已拥有医用臭氧治疗仪、超声电导仪、医用电子血压计,以及医美产品等。
莫贫说:“作为一线城市,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已接近饱和,企业要新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需要排队两三年时间,且深圳的人工、用地等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生产,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莫贫希望能到其他地区投资。
2021年12月,受资源县委指派,资源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石克生来到深圳市南山区挂职。“作为挂职干部,县委交给我两大任务,一是学习深圳市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二是向深圳企业推介资源县,邀请企业家到资源县投资兴业。”石克生说。
挂职期间,石克生经常上门拜访企业,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介绍资源县的投资环境等。在拜访杉源医疗期间,他得知莫贫是资源人,就多次邀请他回家乡投资设厂,并承诺当地政府将为其提供第一流的政务服务。
利用回乡省亲的机会,莫贫对资源县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考察,他也希望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于是,他下定决心在家乡投资建设项目。
据介绍,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和生产臭氧治疗仪、超声电导仪及耗材、医美全系列产品等。该项目计划在2年内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可解决80至100人的就业,预计可实现臭氧治疗仪产品年产值约0.4亿元、超声电导仪及耗材年生产值0.8亿元、医美全系列产品产值3.5亿元;并力争5年内让资源县总部实现科创板上市。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体资源人的共同心愿。确保这个项目尽快落地,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石克生说。
为了做好项目落地工作,资源县与杉源医疗签订合作协议后,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服务专班,并由县长王凤玲担任专班组长。同时,该县决定提供创业创新大楼的3层楼、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作为项目一期厂房。
“创业创新大楼原来主要用于各企业的行政办公,用作医疗器械生产线必须重新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装修。”石克生说,2022年5月12日,中峰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组织施工队开始了厂房装修工作。为了尽快完成装修,王凤玲县长连续几天,每天下班后都要到现场查看装修进度;在她督促下,施工队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厂房装修,并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有严格规定,在厂房建成通过验收后,才能向自治区药监局申报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办证也需要一定时间。为了确保企业尽快投产,王凤玲又带领服务专班赴南宁,拜访自治区药监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协助办证。
在服务专班的努力下,2022年8月中旬,杉源(广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拿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一类)。随后20天,在服务专班协助下,杉源医疗完成了“设备从深圳运输到桂林—设备组装调试—人员培训—正式开工生产—项目竣工达产”,创造了医疗器械生产项目落地的“桂林超速度”,并实现了当年招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入统“五个当年”目标。
一切为了企业好,服务跟着需求跑
随后,记者来到资源县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目之所及均是火热的建设场景。
“这个产业园计划总投资3.08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26.9亩,总建筑面积为91388平方米,将建设10栋标准生产车间和1栋综合服务用房。其中,一期新建4栋精深加工生产车间,二期建设6栋精深加工厂房和1栋服务用房。另外,还配套建设道路、电力、给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建成后,能容纳40余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进驻。”资源县投资促进局相关人士说。
杉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二期)的1栋厂房也在产业园内,已完成内部装修,部分设备已经进驻,预计3月下旬投产。
该人士介绍,在过去,资源县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且多数集中在采矿、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技术附加值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近年来,我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推进国际医美中心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主动融入全市医美产业发展大局。县委书记黄钦、县长王凤玲多次带队到深圳、成都、玉林等地考察,走访修正药业集团等50家医药行业企业,并研究制定了《资源县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企业入园优惠政策(试行)》。
同时,资源县通过实施“迎老乡,建家乡”亲情招商战略,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落实“妈妈式”招商服务新模式等,成功吸引一批医药行业企业落户。
据统计,2022年,资源县完成内资实际到位资金29.71亿元,同比增长71.54%;其中制造业到位资金9.96亿元,占总到位资金的33.53%;招商引资新签约到位资金37.3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27%;新签制造业总额10.2亿元,占新签项目投资总额的27.29%。以上指标均超额完成我市下达该县的目标任务。另外,全年该县共引进新注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9家,为壮大相关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资源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实施‘妈妈式’服务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只是全市开展招商引资和加快项目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推动全区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上,刘宁书记还高度评价了我市‘妈妈式’服务的工作做法。”市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说,一直以来,桂林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坚持“一把手抓招商”不动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招商项目洽谈对接,常态化率队开展招商活动,近年来成功引进领益智造、阳天电子、引领科技等一批预计产值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
该负责人说,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投资促进系统以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根本,确立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大健康和文旅体育等十大重点产业链主导方向,成立招商工作专班,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名市领导、一个牵头单位、若干成员单位、若干协同县(市、区)、若干链主企业、若干目标企业”模式开展精准招商,2022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284个;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1610.4亿元,排名全区各市第一;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率28.02%,排名全区第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73.1亿元,排名全区第三。其中,制造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新签项目投资额占比分别达48%和54.04%,创历史新高。
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我市按照“一月一调度、季度一开工、半年一展示、一年一考评”机制要求,聚焦要素保障“一手抓签约,一手抓落地”,持续优化项目服务保障,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建设。2022年,全市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72个,总投资额达846.94亿元。市、县两级严格落实“县区吹哨、部门报到”协调机制和“集约资源、全域统筹”攻坚机制,组织召开各类项目协调推进会308场次,协调解决274个问题,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投产全过程中所涉及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开展代办服务166项,助推项目快审批、早开工、快投产。
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工程,各县(市、区)将深入总结、学习、借鉴“妈妈式”服务做法,不断厚植经济发展沃土。强化“一切为了企业好,服务跟着需求跑”理念,提供主动及时贴心的全方位服务,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营商环境大改善。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积极打造“投资桂林”品牌,聚焦十大重点产业,突出制造业精准招引,锚定产业链精准出击,实施多渠道精准发力,深化常态化驻点招商,以更大的招引工作力度,全面促进招商引资提质扩量,力争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