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乡土 廉洁入万家
桂林日报
2023年02月19日
(上接第一版)
聚焦清廉制度机制建设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村务和财务公开、专款专项公开、村级重大事务一事一公开,切实保障村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及时查处和纠正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在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中,聚焦清廉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所采取的实际行动。
清廉乡村建设启动以来,我市聚焦清廉制度机制建设,印发了《关于建立全市乡村治理工作联系机制的通知》,完善市级架构。市民政部门持续推进全市村规民约工作,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村规民约,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编辑印制百篇村规民约成册。市委政法委推进全市乡镇、村屯综治视联网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市司法局广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永福县罗锦镇、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北洞源村、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临桂区中庸镇泗林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灵川县潭下镇老街村、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荔浦市马岭镇地狮村、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桥头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目前,我市共有1镇8村共9个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是全区获得最多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的市。
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典型方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典型方式概念内含、适用范围及工作要求。目前,我市形成了临桂区中庸镇泗林村“生态文明银行”、永福县罗锦镇“集福卡”、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乡村生态旅游推进基金劵积分卡制度等一批典型经验。其中临桂区经验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区乡村治理暨清廉乡村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
聚焦清廉思想文化建设
不断夯实乡村文化阵地
“在村里建造廉洁文化长廊,既是风景线也是警世钟。”家住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的村民康某某说起村口的党建廉政文化长廊时,赞不绝口。走进溶江镇五架车村,在村内小广场、文化墙、宣传栏等地随处可见漫画、警句、格言、楹联等各种形式的廉洁诚信文化内容,每家每户都挂有以“廉”“信”为脉络的家风家训,群众抬头俯视皆有各式各样的“廉景”。
在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中,我市聚焦清廉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文化阵地。分别推出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开展了最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宣传展示评选活动。如开展2022年桂林市“十星级文明户”选树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选树推广。目前,已选树497名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各县(市、区)志愿者下基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350多场次,戏曲进乡村、电影下乡549场次。组织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社区邻里守望”、“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24次,惠及群众近6万人次。在全市17个县(市、区)红白理事中心试点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7场,教育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和破除封建迷信、陈规陋习行为,树立文明、节俭、绿色、健康的新风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开展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兴安县创作的曲艺表演《特别彩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名单,并于2022年9月1日在北京参加集中展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