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版:新闻故事[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在漓江源头守山护林38载 获评2022“最美基层民警”

山林“站”警杨伯伦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来源:桂林晚报

  11月10日,杨伯伦身着警服,准备办理最后的工作交接。
  海拔2142米的桂林猫儿山,被誉为“华南之巅”,也是漓江、资江的发源地,不少珍稀树木在此扎根、生长,形成一片华南地区难得一见的原始森林,也是重要的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
  38年前,22岁的杨伯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猫儿山脚下的兴安县同仁村内,成为猫儿山派出所的一名生态民警,和同事一起负责1.7万公顷的林区巡护任务。
  38年如一日“扎根”山林、保护环境,杨伯伦在今年9月被中宣部、公安部评选为2022“最美基层民警”。
  11月20日,60岁的杨伯伦正式退休,褪下穿了一辈子的警服,回望自己无数次蹚过的沼泽、溪流和站立守护的山头、林涧,早以山林为家的他始终难以割舍这份炙热的情怀。

  ●巡林38年磨破120多双鞋
  “来的时候还是22岁的小伙,一晃眼就成老头!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穿着警服了,但如果所里有需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回来的……”11月10日,在位于叠彩区站前路附近的猫儿山景区管理处,杨柏伦特意穿上了一身整齐的警员制服,一边办理最后的工作交接,一边和老同事们道别,谈话间杨柏伦眼里闪动着泪花。
  让杨伯伦流下眼泪的,是对那片林海深深的眷恋。
  38年前,杨柏伦从广西林业学院毕业,当时他没回贵港老家,而是来到430公里外的桂林,成为了猫儿山派出所的一名巡林民警。
  第一次进山,杨柏伦就被这片山林深深吸引,“我第一次爬上‘华南之巅’时,那满山的绿树、层峦叠嶂尽收眼底,还有山顶的云海、日出,这样的景色真的太美了、太震撼了,当时我就萌生了一定要守护好这里的想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不发达,杨伯伦始终和同事们全凭一双脚丈量大山,如若碰上紧急案件,更要靠脚力疾步如飞。
  一次,杨伯伦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有人在保护区内盗伐树木,而当杨伯伦带领民警驱车赶往案发现场时,却遇到山体塌方,路被完全堵住。杨伯伦和同事只能弃车步行,赶往15公里外的现场,此时嫌疑人已经转移。
  杨伯伦和同事仔细地进行勘查后,决定凭着现场痕迹继续追踪,穿过20公里林区后,终于锁定一辆可疑拖拉机。但是拖拉机上并没有任何盗伐的树木,杨伯伦和同事继续徒步跟踪了14公里。几乎走了一天一夜,杨伯伦和同事终于捕获了正准备盗伐的嫌疑人,人赃俱获。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众人又饥又累,浑身用不上力气,杨柏伦的鞋底都被磨破了。
  杨柏伦有一个习惯,只要进山,无论夜晚白昼,他总是站立在山头林涧,仰望着猫儿山,时刻关注着这片山林发生的哪怕一丝丝变化,守望着这片热爱的土地。
  没有硝烟的战斗,靠脚和眼破获的案件,杨柏伦经历了无数次,这更让他感慨如今科技强警带来的变化。他说,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大大提升了“生态警务”实战效能,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的加入,也让生态保护巡查更精、更准、更快,村屯实现路面硬化后,警车也可以开进村了,但上山巡山、办案仍旧得靠两条腿。
  “38年来,我每年都要磨破三四双鞋,算下来因为巡山磨破的鞋已经有120多双了。”杨柏伦说,“无论是站立在林间的喜悦,还是巡山的责任和辛劳,其实都记录在这些被穿破的鞋子上。”

  ●爱山林更爱乡亲们
  猫儿山派出所管辖的面积有1.7万公顷,点多、面广、线长,保护区周边还有诸多散布的居民点,分布在巡山路线上。
  杨伯伦和其他4位民警、6名辅警,除了把巡山护林当为第一要务外,还要守护好散布在保护区周边居民聚集点的安全。同时,这些巡山路线上的居民点,也是巡山工作中重要的物资补充点和落脚点。
  “进山巡山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我们会准备干粮和露营装备,但每次经过村民家时,乡亲们总会拿出好菜招待,还会收拾好房间给民警落脚。我们坚持要付款,乡亲们却坚持不收。”杨伯伦说,“这些居民不少都是瑶族、苗族,对于守护这片山水的民警,他们都当做是亲人。”
  不过,当初还是毛头小伙的杨伯伦,花了不少时间才适应山里的生活。
  杨伯伦是贵港人,口味偏爱清淡,几乎是一点辣也吃不了。但当地居民为了驱散山间的湿气,偏爱辣味。每次在居民家中吃饭,他就跑去先盛一碗清水,食物在水里涮过后才能入口。
  当地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并且受到风俗习惯影响,偶尔会出现捕捉野味的违法行为,这也让杨柏伦执法时常常感到痛心。“有些村民打野味,只是想好好款待贵客,但这样的行为却违反了法律法规。”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也让枯燥的环保条文能入脑入心,杨伯伦组织民警与猫儿山保护区周边社区中老年协会、民间文艺队开展合作,推进“共建生态家园”社区宣教活动,通过山歌、跳广场舞等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教活动。
  杨伯伦说,通过大家唱自编自导的法治山歌,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野外生灵也有家,保护要靠你我他”这样的理念融入歌词,不少居民也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居民无意识的生态违法行为也几乎没有再出现。
  与村民们朝夕相处接触,杨柏伦和这座山林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现在饭菜没有一点辣,我还有些不习惯了,对村民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杨柏伦说,“听说我要退休,很多村民都打来电话,说要给我办个‘退休仪式’,这些都被我记在心里了。”

  ●传承保护环境的重任
  杨伯伦说,自己花费了近半辈子的时间来守护这里的山水,早已和它融为一体。
  “‘自然’这个字眼很大,所以我们的责任就大。”9月25日,杨伯伦荣获2022年“最美基层民警”,这句话也是他的获奖感言之一。
  如今杨柏伦退休,谈起这份荣誉他认为这是对所有生态民警的认可,就连奖杯他也留在了猫儿山派出所的荣誉室里。他说:“猫儿山的山更青水更绿,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们认真地守护它、履行责任,才有了这份荣誉,这也是山林给我们的馈赠。”
  据统计,38年来杨柏伦参与查处林业案件160余起,救助和放生野生动物5000余头,援救自然保护景区内受困遇险群众游客200余人。
  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也反映在猫儿山环境的变化上,如今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984年初的80%左右已经上升到98%以上。
  荣誉的背后,是令人动容的付出。办案时,杨柏伦常常半夜三更说走就走,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因为节日值班备勤,他一次次错过和妻儿团圆,父母临终,他没见上最后一面;孩子的家长会、毕业典礼他都没去过一次。由于常年在高寒山区中行走办案,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杨伯伦身患结肠癌、胃穿孔、风湿病多种疾病,身高1.74米的他,体重曾一度降至不到65公斤,至今还需要服药控制。
  杨伯伦退休之际,年轻的同事们都叮嘱他要注意身体,他们一定把猫儿山守护好,不辜负杨柏伦38年的坚守。
  “猫儿山的山更青,水更绿,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因为山美、水美、自然美,我们这些守护它的人才会沾染上这份美。”杨柏伦说,“我爱这座山,爱这片水,爱这里淳朴的乡亲百姓,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猫儿山,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即使退休了,我也是退休不退岗,如果有需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回来。”
  记者陆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