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昼夜,心系安全,他是处理事故的“大行家”
——访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象山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韦明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9日 来源:桂林日报
韦明在勘查事故现场。(市公安局供图)
“作为警察,我有责任还原事故真相,用事实说话”
“2012年从警,2013年成为事故处理民警。这12年见证了我从职场小白到工作老手的蜕变。咱们事故处理交警的每一项流程都事关法律的尊严和交警的形象,一点马虎不得。”提起自己的工作,韦明这位事故处理“老将”颇有感慨。
“破案神速解民忧”是一名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属对韦明的评价。2020年9月的一天,凌晨5时,报警电话骤然响起,报警者称在市沙河立交桥下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在现场勘查过程中,韦明发现一名当事人躺在道路上,后方几米处停放着一辆三轮车,通过现场勘查发现三轮车无明显碰撞痕迹,而当事人却头部受伤,身上又存在多处车轮碾压形成的压痕。拥有多年事故处理经验的韦明推测,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
凌晨5时,没有目击者,灯光昏暗,现场遗留的线索少之又少,查找肇事车辆困难重重。韦明立即调取当天相关的监控录像,对一个个视频反复分析比对,并对涉事车辆轨迹及周边进行反复摸排走访,最终还原了案件全过程。原来事发当天,当事人驾驶电动三轮车行驶至事发路段时突然下雨,其在下车给车盖雨布时,被一辆电动三轮车碰撞倒地昏迷,后又遭四辆电动自行车先后碾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在韦明夜以继日努力调查走访下,肇事者相继落网并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受害人家属对他表示感谢时,韦明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的岗位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判断都至关重要。”韦明深知,这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更离不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交通肇事案件处理有时并非常人想象的那般简单,如果遇到肇事逃逸、醉驾“顶包”等案件,侦破难度更是成倍增加。
2024年7月30日下午,一名醉酒的男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凯风路万福广场附近超车时剐蹭一部电动自行车后逃离事故现场。被剐蹭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因骨折十分焦急。赶到现场的韦明先耐心安慰当事人,并将其及时送医。随后他迅速锁定了肇事男子徐某。这时已经是当天晚上8时,韦明顾不上吃晚餐,在一处住宅找到了因醉酒仍在熟睡的徐某。在一系列证据面前,徐某对肇事逃逸的事实供认不讳。从案件发生报案,到肇事车辆、嫌疑人到案,前后不到6小时。韦明专业、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充分肯定。
“处理只是第一步,调解才是工作难点”
有的群众对于处罚结果不理解,有的当事人在赔偿方面争执不休、不肯让步,这些都在考验民警的应对能力。而兼顾法理和情理,才是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的根本。“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是受害者,我们作为处理事故的民警,要做到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考虑如何将双方的损失都降到最小。”韦明认为,比起事故现场的侦查和处理,如何做好矛盾的调处、怎样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2024年11月16日傍晚,工作了一天刚回到家中的韦明就接到队里电话,让他赶紧去处理一起电动三轮车碰撞电动自行车逃逸的警情。韦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联系报警人,了解记录案情,安抚伤者。第二天通过视频大数据追踪,锁定肇事司机李某。在事故中,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肩部骨折,可由于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太好,赔偿协商一度无果。韦明不厌其烦地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当“和事佬”,展现他柔性调解的一面。经过多次协商,终于使得双方在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最终协商一致,握手言和。
要想做好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必须有扎实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全面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年轻的事故处理民警,韦明深知要想打开工作局面,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学业务、练技能、熟法律。为此,他充分运用业余时间“充电”,认真钻研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虚心向老民警请教,与同事探讨办案技巧,让身心时刻“在路上”。
“交通事故处理得再好,也不如没有交通事故”
虽然从事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但韦明对事故预防工作也非常上心,并颇有建树。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细心的韦明发现,其实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有引发的原因,或是驾驶人违反交通法等主观方面的,或是交通设施、道路条件、天气等客观方面的。12年来,他积极研究各类交通业务知识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通过“一案一分析”找出引发每起交通事故背后的主因,制作分析报告,提出预防措施。
在象山大队工作期间,经他提出排查整改的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就有20余处。同时,他还经常与同事深入辖区的学校、社区及农村,结合自己处理过的交通事故案例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近6000人次。在韦明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象山辖区交通事故伤亡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13年来,韦明从警校生成长为桂林交警的中坚力量。“我不是路边的风景树,我要做一棵守护道路交通安全坚韧挺拔的松树!”这句话已成为他的座右铭。这棵“青松”立志用真情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用奉献执着奏响城市平安乐章,以青春之我,用奋斗之笔,继续书写城市交通最美平安“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