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产经新闻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桂林实施优势产业大突破工程
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
我市6家企业
获评广西优秀企业
桂林三金入选
“2024桂林企业50强”
我市实施“三项创新”改革放权赋能工业园区
桂林《海绵城市碳纤
雨水收集模块施工工法》
获评自治区级工程建设工法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历史数字报
2024年12月27日
>>
03版:产经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林实施优势产业大突破工程
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
桂林日报
作者:徐莹波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代表性企业。图为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徐莹波 摄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代表性企业。图为桂林三金中药城的三金片自动化生产线。记者徐莹波 摄
桂林领益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代表性企业。图为该公司生产车间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记者徐莹波 摄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生态食品产业代表性企业。图为该公司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记者徐莹波 摄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张强)今年以来,桂林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聚链集群成势,全面推动优势产业大突破工程实施,深挖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等四大优势产业潜力,加强补链延链强链,集中资源打造千亿级产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我市聚焦“屏芯端网”,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着力打造以智能终端、光通信、新型显示等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网络产业,扩大手机通信、云台稳定器等智能设备的产能规模,推动智能手环、智能充电、智能云血压仪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形成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光通信、光传输、光探测等产品,补齐光器件产业短板,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光通信产业集群。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174亿元。
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我市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产业门类全、细分领域领先等优势,重点打造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橡胶机械及矿山机械产业集群。同时,加快电控、高精密齿轮、电机驱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做强硫化机、橡胶挤出机、钢丝裁断机等橡胶机械,引进炭黑、钢帘线等子午胎配套企业,构建橡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机床、大飞机轮胎、绿色游船、绿色智慧能源、高端电子束焊机、机器人、文旅、环保等装备产品。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195亿元。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市积极巩固青蒿琥酯、头孢类抗生素、奥美拉唑等高端化学药品市场地位,做强三金片、中药颗粒等现代中药制剂,加快开发基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瑶药大品种,加快罗汉果、月柿等植物提取,做大生物技术药。同时,大力发展高端齿科口腔设备、临床检验仪器、贴膏剂等外用药品及医疗器械产品,推进广西医疗器械(桂林)产业园、资源县粤桂协作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小高地。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98亿元。
在生态食品产业方面,我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罗汉果、月柿、马蹄、桂花糕等特色休闲食品产业集群;提升米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品质,做大白酒产业;培育发展高端矿泉水、功能饮料,做大水产业;重点打造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桂林经典”“桂林有礼”特色食品品牌。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市生态食品产业产值达133亿元。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四大优势产业是推进桂林工业振兴的主要抓手。2025年,工信部门将与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密切合作,以四大优势产业中的前100强企业为重点,优化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和竣工投产,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助力各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加快把四大优势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