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让脚下泥土变为笔尖芬芳
■《桂林日报》县区经济新闻部记者 秦丽云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08日 来源:桂林日报
秦丽云
又是一年记者节。 每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我都为自己是一名记者而备感幸运。是的,这是我发自内心喜欢的职业,也是自己坚持奋斗了十多年却依然热爱如初的职业。 除此之外,我还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问一问自己: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你身为记者,是否称职?是否写出了一些高质量的报道?是否能担当起“记者”二字…… 扪心自问时,那些忙碌的工作日常不断浮上心头。 身为《桂林日报》县区经济新闻部的一名记者,深入桂林市各城区和11县(市)采访是我的主要职责。而田间地头更是我们记者采访的“第一现场”。如何践行新闻“四力”,把脚下泥土变为笔尖芬芳,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也是监督自己的方式。 走进田园,走进乡村,深入农家,是我对自己采访工作的第一个基本要求。自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以来,《桂林日报》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开辟县区经济新闻部,专门成立了一支记者队伍,把目光聚焦桂北大地的乡村振兴征程,记录万千乡村百姓的思考、探索、实践等。这2年多来,我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早起,赶搭前往桂林市各个县域的第一趟班车或动车,我也数不清已经走过了多少个乡村,与多少农户深入交流。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去田园,我不走进真实的乡土生活,我就没法写出真正的“三农”新闻,就无法面对曾与我的父辈一样扎根乡土奋斗的父老乡亲们。 如果只是去到现场,这当然是不够的。为了全方位地记录、体现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桂林众多县区、乡村和干部群众的探索和努力,我们部门开展了各种各样接地气、有思想、有深度的策划。其中,自2023年年初开展至今的《乡村奋斗者》大型系列报道,尤为让我印象深刻。这一年多来,我和部门的小伙伴们走遍桂林市的六城区和11个县(市),记录不同的乡村奋斗者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探索和实干、思考和困惑、担当和奉献。截至目前,我们一共刊登了18篇、近6万字的“乡村奋斗者”系列报道,通过党报视角反映乡村振兴战略下桂林农村的发展变化。这种以小见大,小切口反映时代重大议题的报道,受到众多读者的肯定和好评,并得到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的关注、转载。持续的深度报道,为桂林市的乡村振兴典型人物、先锋人物做了有效推介,并以此给桂林的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想,这就是记者立足当下、思考当下、记录时代的最好体现。 当记者是辛苦的。当农业报道类的记者,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也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不过,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快乐、充实和温暖。在一次次的采访道路上,我看到了春天第一批绽放枝头的桃花,夏天第一批丰收的早稻,还感受到了秋天瓜果飘香的幸福,以及冬天那一片片“不闲”的冬闲田里“种满”的期待…… 近年来,桂林在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桂林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也将与桂林实现更多宏伟目标的征程,紧密相连。而我作为一名深耕农业报道的记者,将继续努力,让脚下泥土变为笔尖芬芳,为桂林、为家乡,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努力讲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好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