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猴痘病毒科普:全球警报下的预防与认识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周玲米(桂林医学院)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猴痘病毒最早于1958年在绿猴中发现,并于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记录了首例人类病例。2024年,猴痘疫情再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一、猴痘疫情的全球态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信息,2024年8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继2022年7月之后,世卫组织第二次针对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刚果民主共和国是疫情的重灾区,报告的病例数已超过1.5万例,死亡病例达到537例。随后,邻国肯尼亚、布隆迪等也相继报告确诊病例,疫情蔓延态势进一步加剧。8月13日,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Africa CDC)宣布猴痘疫情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以遏制疫情传播。中国海关总署也发布了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要求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在入境时主动申报,并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

  二、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
  猴痘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人际间传播:
  直接接触:猴痘病毒可以通过与感染者的直接皮肤接触传播,特别是当接触到感染者的痘疹或结痂的皮肤时。
  亲密接触:包括性接触在内的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接触受污染物品:病毒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使用过且未经消毒的物品传播,例如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
  飞沫传播: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可能导致感染。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能会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吸入后引发感染。
  此外,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
  2.动物传播给人:猴痘可以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特别是在西非和中非地区,这些地区是猴痘的自然疫源地。人们在狩猎、诱捕或处理被感染的野生动物时,容易感染猴痘。此外,宠物如果感染了猴痘,也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给人。

  三、猴痘的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5—21天,感染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随后,患者可出现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皮疹发展常经历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皮疹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并可能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猴痘病程约为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更长。

  四、猴痘的预防与治疗
  为有效预防猴痘的传播,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猴痘患者、疑似患者及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传染源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后,需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洁双手。
  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疫情高发区域,佩戴口罩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环境清洁:定期对居住环境、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杀灭病毒。
  2.疫苗接种:疫苗主要针对暴露后人群或感染高风险人群,如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医护人员等。目前,全球可用于应对猴痘的疫苗主要有ACAM2000、MVA-BN和LC16m8,这些疫苗原本被开发用于预防天花,但同样对猴痘有预防作用。
  目前针对猴痘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如退烧、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于出现皮疹的患者,可给予局部护理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的抗病毒药物,但一些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对猴痘治疗有益。
  一旦确诊猴痘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隔离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且病毒检测阴性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与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相比,猴痘病毒的传播效率相对较低,但其仍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猴痘疫情的预防。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公众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动物和物品,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或流行季节。同时,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