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桂林创建智慧执法司法新模式
从治理到“智”理 打造漓江保护协同治理“样板”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2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接第一版)猫儿山是漓江的源头,被誉为华南第一高峰。桂林市在猫儿山构建“网格员+执法队伍”的工作模式,由网格员收集信息和案件线索,以“智慧执法司法”应用模块为中枢系统,通过关键字词推送至相应行政执法部门后,由行政执法部门统筹调查处置,实现全域管控。 统筹资源汇聚 以集约优质的要素配置推进综合治理 守护漓江绝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战役”,而是需要各领域、各部门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个全新的大数据联动执法平台、一套完备的联合执法体系、一支训练有素的联合执法队伍……汇聚成了漓江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2023年以来,桂林市充分整合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和力量,以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为载体,依托漓江司法保护大数据联动执法平台,升级“星检漓江保护数字小卫士”线索举报小程序并入联动执法平台,市民通过手机小程序可及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实现“冷数据”到“活信息”转换,打通群众举报“最后一公里”,提高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群众参与度。 全面延伸生态环境保护触角,赋予漓江流域沿线90名“一村一辅警”生态环境执法职能,将漓江流域河长、林长、田长整合纳入漓江生态保护大网格,并与“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等基层力量融合联动,将发现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信息通过手机上传至平台,实现漓江流域山水林田的系统保护。 针对数据共享问题,桂林市委政法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多次研讨会商,确定了数据共享的范围以及共享形式,政法单位与行政执法等10个成员单位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印发共享工作机制,明确单位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具体内容、更新频次、对接方式等事项,将所有共享信息汇聚到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各成员单位可以随时获取所需信息和数据。 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智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共治格局,推进综合治理。2023年,全市办理漓江流域刑事案件149件188人,公益诉讼案件177件,妥善解决一批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漓江市区段10条支流“四乱一脏”整治成效明显,非法捕捞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漓江风景名胜区非法采矿等乱采乱挖行为已经杜绝,漓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建立健全机制 以高质高效的执法司法深化协同共治 有了大数据的“加持”,桂林漓江执法司法保护工作成效不断提升。而高质高效的协同共治体制成为“智”理漓江的又一“利器”。 每年3月至6月是漓江的禁渔期。桂林市秀峰区解东社区生态巡防志愿队队员王巧云都会加大与公安、社区工作人员的联合巡防力度,重点关注禁渔期内非法捕捞行为并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桂林市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模式,打造百里漓江党建联盟。精细划分漓江水位线向外延伸200米内水域网格196个,设置2.8万个生态保护微网格,乡镇全部配备网格专员,3.27万名党员群众任监督员,构筑“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的治理防线,形成以网格力量为基、部门联动为主、科技手段为辅的生态协同共治局面。 依托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桂林市发挥漓江流域视频监控、水质监测、前端感知等设备作用,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提取关键信息推送至执法司法相关单位,核查信息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打击;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通过会商机制进行对策商议、联合处置。 以“大数据库”为基础,桂林市委政法委联合11个部门共同签订《关于加强执法监督与司法协作配合高水准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框架意见》,逐步建立完善数据共享、分析研判、日常联络、行刑衔接、生态修复联动执行、矛盾纠纷联调联解等工作机制,推动执法司法高效联动。 经过努力,桂林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广西前列,森林覆盖率71.97%,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保持全国前列,漓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如今的漓江,呈现出一幅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 一江清澈,两岸美景。政法护航,漓江向美。 “我们始终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为第一位工作,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卉表示,桂林市将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全方位”筑牢治理基础,“多维度”高效依法治理,“精准化”推进长效常治,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助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