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版:县区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盘洞村:靖藩后裔定居在此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7日    来源:桂林日报

  巷道入口。
  保存得相对完好的古民居。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刘玉婷 文/摄

  在永福县苏桥镇有个盘洞村,据说这里居住着靖江王后裔,村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9月1日记者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从县城出发,沿着山路行驶约一小时,终于到达了盘洞村。初次来到这里,焕然一新的楼房,干净平整的路面,一点都看不出这里属于边远村。盘洞村三面环山,树木茂盛,村庄内部相对平坦,目之所及有一棵古樟树。“盘洞村有6棵古樟树,最古老的一棵有400年了。除此之外还有枫树、荷木树等,大部分都在古树保护目录中。”盘洞村党总支部副支书朱志亮介绍。
  虽然三面环山,村里却无山洞,那村名从何说起呢?“盘洞是谐音,以前叫做盘拢,就是盘踞在一处的意思,后来逐渐就以谐音延续下来了。”年近80岁的退休老支书朱福生说。据了解,盘洞村始建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初之时,居住在此的人们分散为13个寨子,由于盗贼骚扰难以防御,各村居户遂迁聚到一起,故叫做“盘拢”。
  盘洞村的13个寨子,分别有13个姓,主要姓氏有卢、朱、黄、欧、于、王等,但目前仅有6个寨子仍有人居住。朱福生介绍,盘洞村的朱姓有些来头,是明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而他也是靖江王的第二十一代孙。在盘洞村朱氏族谱前言中,写着朱氏家族里流传的“宗祠辈序四十字诗”,明朝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藩国桂林。古时为了逃避清政府的追捕,朱氏祖先从临桂县(今临桂区)大律村迁至两江古定村居住,而后,朱氏祖先朱亨忠从两江古定村迁至苏桥的盘洞村,在此地落户安家,繁衍生息。现在,盘洞村朱姓已发展至90多户380人左右,村里以汉族为主,也有部分为壮族。也许正因为是靖江王后裔,在当年日军侵华时期,村里人主动加入战斗,在此阻击过日军。
  走进盘洞村,记者发现,在村子一面的山脚下,还保留着许多古民居,从高处看去,排列十分整齐。“村里现存的古民居建筑还有130多座,大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建造的。”朱志亮说,“目前保留得较好的古建筑有69座,比如朱芳华古民居。”
  跟着朱志亮走进古民居,记者发现,盘洞村的古建筑多为青砖青瓦砌成,保存得相对完好,有的古民居还配有木雕、石雕等精美雕刻。传统老建筑基本为一层,部分为两层,多数尚有人居住。还有少部分为土坯墙,但多数已破败不堪、无法居住。据说村里的古民居在建造时,不用一钉一铆,而是使用条木,以榫衔接,结构纵横交错,却严丝合缝、一丝不差。古民居所在地布局紧凑,老村落巷道规整,巷子与巷子之间,就隔出了不同的寨子。
  据了解,盘洞村祖先居住在此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生,村内有古井6口,古灌溉渠道3处,古井曾经是村民的饮水之源,古灌溉渠道是村民的灌溉设施。20世纪80年代,村里种植了2000多亩糖料蔗,带动村民增收。现在村里主要靠种植砂糖桔、西瓜、黄豆等作物作为经济来源,同时,盘洞村打造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和传统村落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2016年,盘洞村为第二批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