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版:“八一”建军节特别策划[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新兵男儿当报国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8月0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比拉力·亚森和战友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
比拉力·亚森正在进行执勤技能训练。
比拉力·亚森的手臂在训练中被擦伤,他咬牙坚持。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施晨洲 文/摄
  “卫国戍边英雄团体给我播下了种子,如今这颗参军报国、守护家园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了芽。”这是武警桂林支队新疆籍新兵比拉力·亚森在新兵团演讲时的深情话语。
  第一次见到比拉力·亚森,印象最深的是他长长的睫毛、高挺的鼻梁,一个典型的新疆小伙形象。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对祖国的深情表白,这也是比拉力·亚森参军的动力。今年20岁的比拉力·亚森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作为家中老二的他本来已在伊犁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就读大二。去年12月,一个征兵的消息让这个憧憬军营的小伙子一下子热血沸腾。他告诉记者,2020年,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卫国戍边英雄团体在与印军殊死搏斗中不幸牺牲、用生命守护祖国界碑的事迹,让当时刚上高一的他对部队充满了向往。“当时我就决定要到部队锻炼自己,要在火热的军营里,演绎属于自己的火热青春。”比拉力·亚森说。“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也为我感到自豪。‘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本是他们一直以来给我灌输的理念。”比拉力·亚森说。
  报名应征后,比拉力·亚森通过层层考核后成为一名武警战士,被分配到武警广西总队新兵团。今年3月从新疆来到广西,3000公里的路程,乘坐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方才到达,这让第一次走出新疆的比拉力·亚森一路上感受到了祖国地域之辽阔、风貌之差异,“从新疆的草原沙漠、甘肃的戈壁,再到重庆的高楼大厦,再到满眼绿意的广西,变化太大了。”
  然而,刚到部队自信满满的比拉力·亚森,在新兵训练时并没有取得自己预期的成绩。器械上不去、跑步跑不动、语言难沟通……种种不适应,令他一时感到很无力。“在数次体能测试中,我因为基础差总是最后几名,拖了整个班级的后腿,甚至一度想过放弃。”比拉力·亚森说,在班长和战友们的引导帮助下,他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努力跟上训练节奏,练好每项科目。一天比一天强健的是体魄,一次比一次顽强的是意志。现在的比拉力·亚森在体能和战术训练各方面表现均列前茅。
  比拉力·亚森的母语是维吾尔语,他的普通话相对而言稍弱一点。但为了更快地融入集体,他在教育讨论时,大胆发言;参加演讲时,他主动上台;课余活动时,他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艺……比拉力·亚森与战友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关系越来越好,他平日里还会教大家拉手风琴、跳民族舞。他参加新兵团的演讲比赛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比拉力·亚森是武警桂林支队的首批新疆籍战士之一,他备感温馨贴心的是队里专门设有民族饮食窗口,配备了独立的厨具、餐具和食材,甚至洗碗区。前不久,炊事班长还专门询问他和其他新疆同伴有什么想吃的家乡美食,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馕!”因为馕的烤制有点麻烦,比拉力·亚森以为炊事班可能没法做好。让他意外的是,没过几天,炊事班长几经研究竟然做出了颇为地道的馕。“没想到队里这么关心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大家吃着香酥可口的馕,跳起欢快的新疆民族舞,在远离家乡的桂林没有一点乡愁。
  展望未来的军旅生活,比拉力·亚森说,希望继续在军营里磨砺提升自己,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军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有所担当。正如他自己在演讲中所说的——“携笔从戎,从军报国,让参军报国、守护家园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