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做强桂林米粉产业
应该“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徐莹波
  近年来,桂林米粉产业实现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桂林米粉行业年总产值约100亿元;但对比柳州螺蛳粉年产值540多亿元来看,桂林米粉产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笔者曾多次参加各类桂林米粉产业发展研讨会,并与业内人士进行过交流。就笔者收集到的产业发展相关意见或建议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如每年花几千万元在各大媒体宣传桂林米粉,将其打造成“网红”产品。二、桂林米粉价格低廉,导致一些规模、连锁企业利润率较低,不利于企业做大,有关部门应引导米粉涨价。三、部分米粉店档次低、环境差,政府应逐步淘汰这类米粉店。四、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给予资金补贴。
  笔者认为,上述四种建议源于部分业内人士错误总结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把米粉产业发展带回改革开放之初讨论的那个问题:应该“找市长”还是“找市场”。
  如“花几千万元把桂林米粉打造成‘网红’”的观点,并不了解当前的网红经济。螺蛳粉“出圈”,当地政府的推波助澜有一定作用,更关键在于其自身具备网红属性——“闻着臭,吃着香,极具差异化特色”“配料丰富、热气腾腾”“售价低,适合外卖”等,这些属性正适合当前“新零售”发展的需要。其中部分属性却是桂林米粉缺乏的,要“出圈”自然面临更大难度。同时,那些价格低廉、门店档次较低的多属于“夫妻店”,是解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平台,“涨价”“淘汰”不仅不利于现阶段产业发展,还会影响群众就业和增添市民负担。前些年,我市曾出现一家高档米粉店,一碗米粉20-60元不等,但未得到市场认可,很快倒闭了。另外,一家米粉企业如果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足以说明其不适应市场竞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桂林米粉产业来说,要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于充分发挥产业运行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力量,即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应以市场需求和压力合理组织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桂林米粉如何才能“出圈”呢?笔者以为,在政府层面,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米粉产业,统筹规划,科学引导产业升级,强化组团发展,壮大集聚效应,打造现代产业集群。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集聚,构建以桂林米粉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生产现代化、产业规模化。在这方面,我市一直在努力,如先后制定《桂林市米粉产业发展规划》《桂林鲜湿类米粉加工技术规程》等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桂林米粉成功注册“桂林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作工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此外,我市还在积极推动星级米粉店认证,这也是推动桂林米粉店面改造升级的重要措施。
  在市场层面,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能够使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的目标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首先,作为食品来说,赢得市场的关键属性在于“好吃”。虽然部分企业突破了桂林米粉鲜湿保鲜技术,但就笔者参与试吃过的部分品牌袋装米粉来看,既不如方便面方便,也不如堂食店里的米粉“好吃”。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鲜湿保鲜技术,让袋装米粉变得更方便、更好吃。
  其次,各企业要主动研究市场,进行投资方向选择,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不要总想着“找市长”、要补贴,要努力跑市场,在市场上找生路、找饭碗,靠品质、品牌、服务来取胜,让袋装桂林米粉在“好吃”的基础上质量过硬、安全放心,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口碑,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并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