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版:社会生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80后”夫妻开陶艺店玩泥巴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毕缤和任芳夫妻俩在店里拉坯。
□本报记者 陈静 文/摄
  在位于市环城北二路的花鸟市场内,一个颇有情调的小店“茗晟陶艺”掩隐在林荫中。走进店铺,毕缤跟妻子任芳正在潜心制作陶艺,揉泥、制坯、打磨、刻花、上釉……店里四面都展陈着古朴雅致的陶器三两个慕名而至的客人自顾自安静品鉴,主、客、陶共同勾勒出一种静谧悠然的意境。
  毕缤跟妻子任芳都是“80后”。从一开始的门外汉到如今经营陶艺店,品一杯香茗后,夫妻俩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毕缤跟任芳此前一直从事旅游业,2020年爆发的疫情让旅游业停滞下来。因为家里父辈热爱手工艺,使得他们对手工艺也饶有兴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并被其收为学生,夫妻俩开始了与泥巴的不解之缘。
  从专业书籍里自学理论知识,到大师的工作室学习制作工艺,夫妻俩一直没有停下学习探索的步伐。“我们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制作美感与品质共存的陶艺产品。”毕缤表示,做陶艺必须耐得住寂寞,选泥料,拉坯,晾坯,素烧,上釉,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很讲究,泥料的配比、上釉的厚薄、烧制的温度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品质量,开裂、爆开是常态。没有哪两缕火焰冷热相同,没有哪两次手拉坯形状一样,手工制陶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两件产品,这些特质推动毕缤不断探索。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毕缤在店里和窑炉里反复试验无数次。 
  在妻子任芳看来,爱上陶艺的毕缤仿佛变了一个人,由原来经常呼朋引伴爱喝酒的玩咖变成一个静得下心沉得下性子的手艺人。因为制陶常常沾一身泥,爱美的任芳也悄悄将高跟鞋和连衣裙束之高阁。
  自己开店,不用打卡也不用朝九晚五地工作,这在不少人看来非常轻松。可夫妻俩告诉记者,虽在时间分配上相对自由,却并不意味着闲适与松弛。“即便不用像上班族那样朝九晚五,但制陶却是一件需要毅力与耐力的事情。”毕缤说,一次烧制需经过20多个小时,每次都要熬夜工作,以保证器物出窑时的质量。
  为了让陶艺作品更精益求精,毕缤还练习绘画。“将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绘制在陶艺产品上,特别有成就感。”毕缤设计了一套大圣归来的作品,腾云驾雾的大圣样子颇有禅意,让他很是满意。在这个打破传统、随意而为的大圣形象上,记者仿佛看到了毕缤的影子。
  在钻研制陶的过程中,毕缤也开始研究桂林的陶瓷史。他说,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陶瓷文化也有很长的历史。桂林的制陶业曾经辉煌一时,主要有桂州窑、窑里村窑、永福窑三大窑口。桂林老城区曾出土了大量南朝、隋唐直至明清、民国的古瓷片标本;在桂林近郊和兴安、平乐等地,也采集到了许多古陶瓷标本,从战国时期到汉代的鼎、釜、瓮、甑、熏炉等,到唐、宋、明、清各代的碗、盏、碟、杯、洗、钵等,品种繁多,器型各异。他也经常向桂林陶瓷协会的专家学习请教。“除了采用来自景德镇的陶土制陶以外,我们也会像古人一样使用桂林本地的陶土。这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还原历史吧。”
  一堆堆柔软的陶土,一双双富有创意的手,一件件极具个性的陶艺品,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周末时光。周末是店里最忙的时候,来DIY体验陶艺的人不少。这其中有家长陪着孩子来体验制陶乐趣的,也有小情侣携手来制作情侣纪念物件的,还有小姐妹结伴来打卡拍照的。
  “慢一点,这边歪了!”“我们把杯口掰成心形吧?”“老师,怎么把口子挖大一点?”……正在拉坯的顾客们穿着围裙,挽起袖子,满手陶泥,时而专注,时而疑惑,时而嬉笑着。
  任芳告诉记者,因为陶艺,他们与不少顾客成了朋友。一位当医生的女顾客隔三差五地来店里做陶艺,不仅做茶杯、花器,还会制作一些陶艺作品送给朋友。顾客们似乎把制陶当成了一种解压的方式。
  闲时,夫妻俩呷一杯茶,把自己脑海中的陶艺作品慢慢地打磨出来,做成成品,摆放在架子上,静静地等待前来淘宝的人发现它们欣赏它们。
  午后,柔和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将店内的一切映衬得半明半暗。小店还会维持多久?想不想做得更大?夫妻俩自己也说不好,生活是会变的,就像做陶器,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他们觉得,在经营这家小店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充实和宁静,也让别人感受到了放松和快乐,这样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