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版:社会生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残疾汉子用小手艺撑起幸福家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11日    来源:桂林日报

  王树荣(右)一边修单车一边和顾客攀谈。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师傅,帮看看这单车怎么坏了。”“来了来了!”在叠彩区中山北路,有一家经营修车、配钥匙、换锁芯等业务的小店。店主王树荣虽然双腿残疾,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屈服。30年来,靠着一门修配手艺,王树荣在桂林娶妻生子,还买下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撑起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王树荣自幼双腿残疾,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肌肉越发萎缩厉害,根本无法下地干农活。为了不拖累家人,也让自己站起来、走出去、活得好,18岁时王树荣从老家灌阳来到桂林跟亲戚学技艺,配钥匙、修雨伞、修单车……只要亲戚愿意教,他都努力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一门心思钻研技术。
  “就拿修锁配钥匙来说,市面上有100多种锁,要想掌握每种锁的技术,不是一两年就能学会的。”在跟着亲戚学习几年技术后,王树荣来到中山北路一带,每天推个箱子、支个小摊,一边为附近居民提供修配服务,一边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新技术,箱子里的修配工具与日俱增。
  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王树荣的修配技术不仅赢得了顾客的认可,改善了自身生活条件,还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他有耐心、性格好、肯上进,除了腿部残疾,其他哪样都好。”王树荣的妻子被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认真劲”所吸引,她说,有手艺就饿不着,只要两个人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结婚以后,王树荣深感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更加卖力地工作,每天早上7点出摊,晚上7点才回家,一年只在春节期间休息一两天。在修配技术钻研上,他精益求精,以实践为师,只要顾客找他修物件,不管之前学没学过,他都努力尝试、攻克难关,由此掌握的修配技术越来越多。遇到不会的问题,他还想方设法找老师傅请教,记不住的内容就写下来,反复琢磨,举一反三。
  从配钥匙、修雨伞、修单车,到换锁芯、修三轮车、修电动车……随着业务越扩越多,王树荣和妻子在中山北路租下了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店铺不大,门外却摆了不少椅子,经常座无虚席,成为附近老人都爱去的休闲场所。
  “王师傅两口子人好,每次看见我们老人家过来,就主动搬出椅子让我们歇歇脚,家里有需要修的东西还免费帮忙修。”90多岁的雷阿姨是一位空巢老人,平常没事就喜欢和朋友来这里坐坐,夏天可以乘凉,冬天还能烤火。王树荣妻子还会陪她们聊天,帮她们去市场买菜,大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来桂林生活的这些年,街坊邻居看到我行动不便,都很热心地给予帮助,主动帮我推箱子、收拾工具,我也希望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尽管无情的病痛让王树荣备受折磨,但他仍对生活充满希望。遇到一些学生群体、困难群众,王树荣经常免费为他们修车、修锅,还表示有任何问题尽管来店里找他。
  采访中,王树荣一直站着跟记者交流,因为一旦坐下或蹲下,再起身很费劲,看着让人于心不忍。然而,只要顾客有修车需要,他总是笑意盈盈地从店里取出工具,一边蹲在地上检修故障,一边耐心地向顾客解释原因,始终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