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版: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专题[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活雷锋”一直在身边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0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世纪,桂林皮件厂职工在学雷锋活动中为群众修理皮包。谢杰民 摄
  上世纪,市民学雷锋做好事,清洁城市设施。谢杰民 摄
  上世纪,三月学雷锋活动期间,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学雷锋做好事。 谢杰民 摄
  1997年3月,我市数万名来自部队、机关、企业、院校的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王慧明 摄
  1999年3月,市公交总公司的党员、团员、志愿者走上街头清洁站点及周围环境,立足岗位学雷锋。 于丹凤 郑斌 摄
  1994年3月,原广州军区驻桂林某部四级军士长张春柏被军区评为学雷锋标兵。图为张春柏参加表彰会回到部队时受到部队官兵热烈欢迎。吴创宁 摄
  2011年3月,桂林警备区组织医疗服务队到灌阳县开展“学雷锋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并为近百名村民和空巢老人义诊。记者陈静 摄
  1999年3月5日,叠彩公安分局水塔派出所民警在街头摆摊设点学雷锋,为群众提供帮助。叠彩公安分局供图
□本报记者 陈静
  雷锋,一张青春的面庞定格于历史长河中。春去秋来,仰望过学习过他的人或许已经老去,他却一直年轻,永远闪耀着精神的光芒。谁是“雷锋”?雷锋精神又是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年代里,“雷锋”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并推动时代的进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时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席卷全国,桂林也全面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在当时的桂林城,如果有谁不知道雷锋,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年,学雷锋的热潮首先从驻桂林部队官兵开始。从1963年《桂林日报》的报道中,可见雷锋精神对部队官兵的鼓舞和激励:“某部队‘五好’战士李永洪是测地兵,以前学习导线法需20分钟才能完成,由于雷锋的事迹鼓舞了他,现在4分52秒就能完成任务。”
  随着学习雷锋活动的深入,雷锋被诠释出更多的含义。上世纪70年代的桂林,人民群众学习雷锋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争相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党的忠诚卫士,并在每年的3月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中。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桂林遇到新的历史机遇,雷锋精神里的钉子精神被大力推崇。桂林人民靠着钉子精神的鼓舞,在岗位上刻苦钻研,为桂林农业、工业等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如“十佳公交驾驶员”张全海等先进人物。
  上世纪90年代,桂林响应党中央号召,再次掀起学雷锋高潮。此时的雷锋精神被诠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全国涌现出如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等先进人物,桂林也涌现出“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等先进人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桂林涌现出更多学习雷锋的好榜样。“舍身为民的消防卫士”黄钦华、勇斗歹徒英勇献身的民工鲍光蛇……一个个鲜活的雷锋出现在桂林,还有10万多青年志愿者,他们默默做着一件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好事。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既与雷锋留下的精神遗产高度契合,也是青年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内涵。从2000年起每年的3月5日这一天,在“学雷锋纪念日”之外,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新名片。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医科生们挺身而出,请缨走向抗疫一线;在地处最偏远的山区,应届生离家万里,为支教事业燃烧青春;在洪水最汹涌的汛期,许多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化身救灾志愿者,步履不停奔走于激流与泥泞之间……这些了不起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如何把社会中最积极、最能动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千万青年志愿者身体力行的奋斗与付出,也正是雷锋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的集中展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正如雷锋在日记中写下的文字一样,雷锋精神并非孤立地存在于时空的坐标轴上,也不仅由他一个人谱写和创造。人们或许不会一年365天都提到雷锋、想到雷锋,但雷锋精神却已经贯穿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代代人持续践行。
  “雷锋”从来没有走远,他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个群体,有时是一个组织。他持续被人们赋予更多的含义,成为人们心中永远放出光芒的精神灯塔。(本版图片均由记者陈静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