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 赋能乡村振兴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来源:桂林日报

□王杰(兴安县界首镇党委书记)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界首镇党委、政府坚持人才振兴战略,在“引得进”“育得精”“用得好”“留得住”上下功夫,让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绽放光彩。

广开渠道吸纳人才
聚焦“引得进”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关键,在乡村振兴中,人才引进是事关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只有广纳贤才,才能激发出乡村的动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而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需求亮出来。通过企业张贴招聘广告、微信发布、参加人才交流会等方式发布人才需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政策用起来。利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分期召开返乡企业家、在外公职人员座谈会,进一步宣传资金支持、住房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红利”,积极引导在外企业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回乡创业、任职。条件创好来。利用界首镇重点项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凸显农业产业、专业技术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实力和潜力,吸引优秀企业及人才落户界首。

搭建平台精心培养
侧重“育得精”

  对于乡村而言,只有在培训教育方面下足功夫,培养好人才,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专家“请进来”。邀请区、市农科院专家及著名区内外医学博士等到政府、企业和医院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岗位技能,业务素质。2022年以来,共举办种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3期150多人次,举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期100多人次。人才“送出去”。先后选派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人才到产业发展先进市、县,区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发达地区著名企业进行深造和学习观摩,有效提升基层人才的能力素质。基地建起来。该镇积极创建田间课堂、“板凳课堂”,建成兴田红色湘江蜜桔产业实训基地、“田专家”“土秀才”人才孵化中心,创建柑橘技术培训、中医养生等现场教学点5个,将课堂教学引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日常生活,让人才得到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紧盯“用得好”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各岗位人才的辛勤付出,只有充分考虑人才专长,掌握好人才的优势,才能不断激励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发挥人才作用。界首镇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组织种养大户和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畜禽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措施和技术指导5次;组织医务人员到各村(社区)开展“送医上门”、义诊活动10多次。鼓励创先争优。将人才专业工作水平、取得成果和持续发展空间作为评价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参评重大奖项、推荐社会荣誉等方面倾斜,做到应报尽报、应享尽享。选树先进典型。在灵渠先锋、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人才先进事迹,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如: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的李兴云(界首骨伤医院),兴安县优秀政协委员唐春潮,等等。

优化服务强化保障
确保“留得住”

  界首镇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做优服务,切实留才。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界首镇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界首镇建立用好在外界首籍人才库工作方案》等文件,严格落实《兴安县灵渠人才选拔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全力保障人才权益。人才发展保障。加大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力度,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强人才自我提升计划的落实,如界首骨伤医院实施《在职提高学历资助管理规定》《临床科室中医特长骨干制度》,为在职提升学历的员工予以一定资助,特长人才享受“李氏骨伤人才特殊津贴”。优化服务保障。建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业机制,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创业咨询、管理服务,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成立人才联络服务站,帮助解决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因需发展使用人才、因人制宜留住人才,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