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艺术像水一样浸泡每一位观众”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李思静
  12月16日,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两京十五日》和《水生》导演赵淼在东西巷讲古堂与广大戏剧爱好者一起谈创作、聊戏剧。赵淼的娓娓道来与现场听众热烈的回应,消弭了观众席与舞台之间的距离,也让大家更期待未来的桂林艺术节将带来怎样的精彩。

艺术与山水直接发生关系
  在本届艺术节中,赵淼带来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和形体面具戏《水生》都是与“水”有关的故事,这与他的创作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像水一样浸泡每一位观众。
  “我们的演员提前10天就来到了桂林。他们去体验了竹筏,看了梯田,这些经历对戏剧的呈现也起到了帮助。”赵淼说,《两京十五日》里有大量的运河跑船戏,但不少演员自身缺乏划船的体验。戏里有一幕是朱瞻基和吴定缘在船上被救下,演员们联想到乘竹筏的经历,对动作进行了改编,使得剧场呈现更接近现实。
  今年赵淼和剧组带来的另一部戏《水生》,其创作缘起则是一个与“水”有关的悲情故事。2010年,一幅《挟尸要价》的新闻图片获得了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照片记录的是三位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而牺牲,打捞公司在打捞尸体时竟漫天要价的场景。这张照片触动了赵淼,抱着“想要说点什么”“想要做点什么”的念头,他与团队搜寻中国古典小说,试图寻找一个与水有关的故事。这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王六郎》进入了他的创作视野,成为了《水生》故事的载体。用赵淼的话来说:“水中的鬼魅世界映射着真实的人类社会,有喜有悲有情有义,也有善良与邪恶。”
  2012年3月,《水生》开始了排演,并陆续登上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的舞台。10年后的今天,这部戏来到了桂林艺术节,并在“象山水月”前带观众进入了神秘的东方志怪世界。能在象鼻山前演出,对赵淼来说是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那可是小时候在邮票上看到的风景,能在那演戏,特别幸福,特别神奇。”
  关于舞台的呈现,赵淼坦言,之前也设想过演员在小船上表演。但考虑到夜间驾船等安全问题,最后作罢。观众在现场追问,今后会不会创作出与桂林山水关联更加紧密的作品?赵淼的回答让人充满期待:“未来我们会让艺术与山水直接发生关系。”

传统戏曲元素让当代戏剧表达更流畅
  在《两京十五日》中,蓝色的绸布代表水波、红色的代表火焰,“太子”乘坐的宝船现实中体型巨大,舞台上却是小小一只模型……这一切创作的灵感都源自传统戏曲的虚拟性。在分享会现场,一位资深戏迷表示,这让他联想到了80多年前欧阳予倩在桂林从事的桂剧改革。
  “我倒没有欧阳予倩老院长这么伟大。”赵淼接过话头,现场笑声一片,“但是我们可以照着他们的路走。”在赵淼看来,艺术创作离不开当下观众,因为这代表着现在;但也不能离开传统,因为那是成长的土壤。
  “我们这部戏的舞台呈现是运用了明代的家具罗圈椅来进行构思。罗圈椅讲的就是天圆地方,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环抱呈现的是圆的,座是方的。这个舞台空间也是方的,空间围拢是一个半弧形,我们的调度都是圆场为主。我觉得也不叫创新,只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借鉴运用了东方戏曲的精髓。”赵淼说。
  赵淼出身于戏曲世家,父亲从事京剧舞美工作,这也让他从小浸泡在京剧的氛围里。中国戏曲“一桌二椅”的美学精神深深影响着赵淼,这也让他在创作时下意识地从表演、视觉和空间设计上寻找承接中国戏曲美学精神的“连接点”。
  这一思想同样体现在《水生》舞台上。“我们想用什么方式展现剧名,像是一部电影一样有名字出现,‘卷轴’呗。”
  作为桂林艺术节艺委会成员,赵淼同样关心本届艺术节的总体呈现效果。现场的一次热烈的互动,足以说明大家对本届艺术节的满意和对未来桂林艺术节的期盼:
  “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桂林艺术节的节目,你觉得是什么?”台上,赵淼举着话筒问。
  “营养”“新”“勇气”“盼望”“初生”……观众们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的想法。
  明年的桂林艺术节又会是什么样的?
  “明年我会有新的作品在桂林艺术节首演。”赵淼肯定地说,“或许明年观众可以直接在街边席地看剧,或许明年我们会提早开始,让大家有更温暖舒适的环境……”讲古堂内,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