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阳朔:漓水青山见证城乡巨变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刘健
  “这次来,我最关注的就是你们甲天下的山水。什么能比得上这里的生态好?保护好桂林山水,是你们的首要责任。”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听取自治区水利厅负责人汇报漓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时强调。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从杨堤码头登船,顺江而下,考察漓江阳朔段。甲板上,总书记不时询问漓江两岸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情况。
  此次“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2022新闻媒体看漓江”采访活动的第二站,记者们来到了阳朔县杨堤乡和白沙镇,见证发生在桂林山水间的巨大变化。
  又是一年四月,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桂林后的第一个春天。一年来,杨堤乡通过以“生态、美观、实用”为原则,建设完善了一系列生态设施建设,新建可以满足3000多人需要的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大大提高了饮水安全;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配套垃圾中转站1座、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系统4座、垃圾焚烧炉一批。同时,实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和门店招牌、标识、标线、路牌等规范建设,安装路灯100余盏,种植花卉苗木2200平方米;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完成杨堤旅游码头改造工程,建设亲水平台、游船码头,重新铺设滨江大道并延长,对码头区域进行绿化、美化,进一步优化了绿色小镇功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总书记到我们杨堤视察,我们全乡人民都倍感荣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视察桂林时的讲话精神,下大力气来守护我们这片山水。”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告诉记者,他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宣传让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创建了“绿水青山党旗红”党建品牌,沿江各村积极响应,大力支持漓江排筏规范化、限量化管理整治行动,规范旅游秩序。
  与此同时,杨堤乡加大沿江两岸违法破坏行为的巡查力度,采取天上航拍、地面巡察和群众举报等方式,营造了保护生态的浓郁氛围,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也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漓江保护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全方位对开荒种果、露天焚烧、非法捕鱼、挖沙采砂、违规排污等行为进行管控,“零容忍、快处置”,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大大降低。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漓江边的人,对这几年漓江生态的变化有很深的感受。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载着游客在江上游时,能看到的白鹭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这两年,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在江上看到它们的身影。”沿岸村民廖家旺告诉记者,如今,他也成为了一名筏工,吃上了“旅游红利”。
  记者一行从杨堤码头乘船而下,两侧的青山和清澈的漓江水似美丽的山水画,成群白鹭则“出画”飞舞,让人心旷神怡。
  从阳朔码头登岸,记者一行乘车来到遇龙河边的白沙镇遇龙村委桥背村。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俗称“小漓江”。阳朔县倾力打造“遇龙河生态旅游示范区”,并将该景区作为阳朔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背村沿遇龙河而建,过去的一年,桥背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中发力,着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切实在最美山水间打造出最美乡村。
  “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去年,我们将遇龙河自然资源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大力整治公共空间,持续发力‘四化’建设,平整的硬化道路、明亮的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许多房屋外墙绘上了不同主题的农家画,形成有农家特色的文化墙。如今的桥背村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既美观又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也提升了我们遇龙村委对外的知名度。”遇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封志伟告诉记者。
  村庄美了,桥背村村民心更齐了。如今,大家围绕生态保护来做文章,抓好生活污水处理、露天焚烧等方面的工作,让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生活越过越好。
  桥背村的变化,也只是另一个“侧面”的阳朔的变化。一年来,阳朔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高标准保护漓江和遇龙河流域生态环境。
  如今,科学保护漓江生态的工作在阳朔县全面铺开。去年年底,阳朔县生态环保科技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投产,开启了改善阳朔、荔浦、平乐、恭城等县(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方式,迈入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发电新阶段,真正实现桂林南部县(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阳朔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厕所革命”深入推进,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33%,县内流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此外,阳朔县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加强节能低碳技术推广运用,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快漓江“绿色游船”和“绿色排筏”升级改造,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