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发现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滨北路上的米芾雕像

□本报记者杨湘沙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2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位于滨北路上的米芾雕像。记者杨湘沙 摄 

  图②:米芾自画像拓片。 记者杨湘沙 翻拍

  图③:米芾与潘景纯的题刻拓片。记者杨湘沙 翻拍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收藏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米芾出任广南西路桂州临桂县(今桂林)县尉,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离桂。今天桂林滨北路泗洲湾段,立有米芾的雕像,成为桂林历史文化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米芾到桂林任职前二十年,桂林所处的广南西路曾经历过狄青与侬智高的大战,战火停息后,此时的民生逐渐恢复,治安相对良好。因此,关于米芾这个临桂县尉的武略,已经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不过他在桂林游山玩水时所表现出的文韬,却有不少踪迹可寻。
  米芾在桂林留下的书画真迹有三处,分别是位于伏波山还珠洞的自画像和题字,以及位于龙隐岩的《米芾程节唱和诗》,这三处真迹都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的书法界早年都以为桂林只有两处米芾的石刻,即伏波山还珠洞内崖壁上两块并列的石刻,直到近年经过考证才确定了位于龙隐岩内的《米芾程节唱和诗》石刻中,亦有米芾的真迹。这是一件足以让桂林人自豪的事情。因为米芾的墨迹和石刻传世十分稀少,而在桂林一地就有三件,自然就成了桂林文化的重要“名片”。
  三处石刻中,一块是米芾于熙宁七年(1074年)与友人同游伏波山的题字,刻有“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14个大字,这是米芾与县令潘景纯同游时留下的。据专家考证,米芾早年一直使用着“米黻”的名字,直到41岁才改名为“米芾”,这一题刻足证是他早年所书。
  题刻旁并列位置,则是米芾的自画像石刻。据米芾的长子米友仁考证,此画是他父亲的自画像,原来是被放置在家乡镇江西山书院厅堂里。画上的米芾身着唐装,神情自若。画像用笔简率潇洒,一直被当成是米氏家族的祖宗真容来供奉。米友仁认定是真迹,遂在画旁加题了跋。南宋时,此画被收入于御府,后不知所终。
  现在的这幅自画像其实是在米芾、潘景纯题刻的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的,由时任广西转运判官方信孺命人所刻。嘉定六年(1213年),方信孺在桂林为官时,正好米芾的曾孙米秀实在他的手下做幕僚,家中藏有当年米芾的自画像——可能是摹本,因为据米友仁的跋中所述:“先南宫戏作此小像,真迹今归于御府”——方信孺游还珠洞时,看到了米芾早年的题刻,深为叹服,便从米秀实处借来米芾的自画像,命人刻在了米题之侧。画像的下方有方信孺书写的《宝晋米公画像记》,上方则加刻了宋高宗皇帝赵构对米芾的评价:“襄阳米芾,得名能书。六朝翰墨,渔猎无余。骨与气劲,妙逐神俱。风姿奕然,纵览起予。绍兴御书。”画像右方还有米友仁的跋语。一块石刻上竟然集米芾、赵构、米友仁和方信孺四位宋代名家的墨迹于身,实属难得,更何况米芾自作的画像,又能和他早年的题刻并列于一崖之上,更是珍稀。
  米芾在桂林留下的第三处真迹位于龙隐岩,即《米芾程节唱和诗》的石刻。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米芾在真州(今仪征)清燕堂的东园设宴,为挚友李彦弼送行。李彦弼因受元祐党人一事的牵连,即将到当时“非贬不去”的桂林担任教授推官。想到未来即将进入那个远在岭南、传说中的蛮荒瘴疠之地,想到即将要面对的漫漫畏途,李彦弼难免恐惧乃至张皇无措。米芾知道他从未见识过岭南的真实风貌,就把自己当年在桂林任职时所见的风景向他描述,并说他有一位知交程节正在桂林任广南经略使,是广西的最高行政长官,如能结识,自有照应。为此米芾特地写了一首诗给李彦弼,嘱他到了桂林后交给程节。
  今天的这块石刻个别地方已经有些斑驳难辨,据桂海碑林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辨识和加注标点后,此诗全文如下:
  “诗送端臣桂林先生兼并简信叔老兄帅坐,江湖从事米芾。骖鸾碧玉林,琢句白琼瑶。人间埃磕尽,青罗数分毫。程老列仙长,磊落粹露臕。玉沥发太和,得君同逍遥。刻岩栖乌鸦,陟巘透紫霄。南风勿赋鹏,即是登云轺。建中靖国元年真州清燕堂东园书。”
  诗的大意是说:桂林山水很美,程节程大人很好,此去大可逍遥。人生总有低谷,要不断攀登险峰,才能看到无限风光。
  李彦弼心中由是大定,到桂林后第一时间便拜会程节,并将米芾的诗奉上。此时的米芾已经名满天下,能得到米芾赠诗,且诗中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程节也是喜不自禁,当下“三四读不能休”,夸赞此诗“词翰俱美”,随即和诗一首以表谢意:“万里湘南泮水遥,清风来拂瘴烟消。袖中突兀龙蛇出,聊慰天涯久寂寥。”
  李彦弼也是个有才情的人,知道这两首诗的价值,次年便亲自书写了程节的这首诗,附在米诗之后,并成一帖,并把它送交龙隐寺的住持仲堪,由仲堪刻在了龙隐洞内。这便是我们今天在龙隐岩上看到的米芾的第三处真迹了。
  传说米芾在桂林任职期间,这里的奇山秀水、如诗景色给了他很多的艺术灵感。元代陆友的《研北杂志》记载,米芾在桂林时,曾画过一幅《阳朔山图》来记录桂林的山水。这是目前已有的史料中记载的最早描绘桂林山水的画卷。可惜明代中期以后,《阳朔山图》真品失踪。
  如今米芾的雕像出现在漓江边的滨北路上,衣袂飘飘,姿态俊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虽然《阳朔山图》不得一见是件憾事,不过,有现在这三处真迹在,有米芾的雕像在,人们既可以触摸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摩崖石刻,又可以在充满现代艺术感的雕像前流连,细细品味米芾的风采,这桂林人的福气已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