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桂林奋力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1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接第一版)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我市不断壮大粮食、柑桔、特色水果、蔬菜、中草药、优质家畜等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先后涌现出4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4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均为全区第一。 目前,我市已形成水果、蔬菜、食用菌、生猪、家禽、草食动物、冷水鱼、毛竹、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局面,持续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 临桂区六塘镇岚岩村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打造桂林的“菜篮子”——依托当地2万多亩原种蔬菜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蔬菜种植6万亩,并与京东农场合作,搭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京东京造”模式;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罗汉果全产业链开展了种植、加工、检测、销售、认证等工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近5年来累计带动8万多农户种植罗汉果,平均每户每年增收约6300元;改造后的鸡窝渡村彻底告别了曾经“脏乱差”状况,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捧的旅游目的地,村民们纷纷搞起了农家乐,不仅吃上了旅游饭,还发起了旅游财……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探索,闯出了不少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借助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机遇,我市以22个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据统计,我市共有6个县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6个村屯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桂林乡村休闲四季游成为全国首批十条精品线路之一。 文化铸“魂” 谱写全新篇章 桂北老式古韵的房屋被修缮保留,年代久远的“进士门”修旧如旧,新修建的村史馆展示着旧农具、旧粮票等老物件……临桂四塘镇下舍里村的“古韵”勾起了人们对旧时乡村生活的点滴回忆,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推进乡村风貌改造提升中,下舍里村注重挖掘村庄优秀历史文化,对村里的进士门、白虎碑等古建筑、古民居进行修缮,修旧如旧,保留村庄肌理;收集散落的石块、石板、青砖,用于改造巷道、点缀“微花园”、修复古民居,摆设在村史馆展厅,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保留了房屋特色和历史价值,让旧村“新颜”和谐过渡,增强了群众对村庄的眷恋,凝聚起建设家园的合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我市结合各地实际,主动挖掘文化内核,让村庄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 灵川县潮田乡结合“学党史、办实事”专项活动,重点抓好村规民约修订、红白理事会组建、殡葬改革等工作,为除陋习、正民风、淳乡风夯实基础。该乡各村依托“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广场、一面文化墙、一个身边好人榜、一批文明示范户、一支志愿服务队”等阵地,丰富广大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乡风民风正、村容村貌美。 全州县庙头镇通过将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主议、自主定、自主建、自主管,还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美丽家园”创建等活动。党员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街巷村口为农村群众讲政策措施,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致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桂林市在注重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同样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庄的内在气质:不仅深挖各地文化内涵并融入村容改造项目中,还修建了一批文化、娱乐、休闲运动场所,建立了村民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等,铸牢乡风文明之“魂”,提振乡村建设的精气神。 如今,桂林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也自觉地追求丰富的精神文明。走进乡村,不仅能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农村,而且也可以看到村民们唱歌、跳舞,参加各类活动,幸福景象不断呈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桂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形、实、魂”协同发展,推进桂林乡村全面振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