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向人民报告 受人民监督

04版:悦读

返回 2024年10月05日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工委主任毛逸人:

“火塘议事”议出村寨美好生活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05日     

  毛逸人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火塘”是每个家庭一家人议事、聚餐、接待、娱乐等方面的场所,伴随居民一生。村寨中,家庭的“小火塘”发展为共享的“大火塘”,并进一步扩展到鼓楼、凉亭、戏台等公共空间,成为村民聚集、交流、互助和文化传承的中心。这些场所不仅是龙胜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归属。
  为把工作做深做实,我们决定从最基层的“火塘”出发,让“火塘议事”成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联系选民、接待选民的重要途径;让“火塘议事”成为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意、解民忧的特殊履职方式;让“火塘议事”成为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创新;让“火塘议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通过“火塘议事”议出村寨美好生活。
  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中,龙胜的每位代表每年都会深入到基层的“火塘”单元,与群众像朋友一样交流。大家把自己家里的白菜、腊肉、酸鱼等美食带到公共的“大火塘”与大家共享。在“大火塘”,代表们与群众一起煮菜做饭,一起打油茶,一起弹琵琶,一起唱山歌,一起聊发展。同时征求选民建议和意见,形成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也把建议和意见办理的结果,在参加“火塘”活动中向广大群众进行反馈。在融洽的氛围中,通过对建议和意见办理的分析,群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对难以办理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很多公益活动的策划、村民自治的方案、邻里互助的佳话,也在温暖的“火塘议事”中愉快地诞生。
  通过与各族群众促膝长谈,结合龙胜千百年来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优良传统、奋斗历程和美好愿景,我们提炼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家园’‘十六同’,石榴花开别样红”的龙胜经验。例如:在建设文化融合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大家“同讲红色故事、同唱团结歌曲、同跳团圆之舞、同演一台好戏”;在建设共建共治的平安家园的过程中,大家“同遵村规民约、同化邻里矛盾、同护边界和谐、同结互助远亲”;在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园过程中,“同守绿水青山”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同分发展红利”也远近闻名。
  今后,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把人大工作做成像“小火塘”一样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突出文化浸润,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