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向人民报告 受人民监督

05版:专版

06版:教育周刊

07版:追寻先辈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

08版:时事

返回 2024年09月28日

兴安镇:稻谷满仓
一片秋收好“丰”景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8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黎雯)近日,在兴安县兴安镇冠山村,成熟的稻穗铺满了稻田、压弯了稻秆,弥漫着阵阵清新的稻香。
  走进兴安镇冠山村的兴安县灵渠禾苑粮食产业示范区里,近2000亩中稻陆续成熟,农户抢晴收割,确保颗粒收仓。农机手们驾驶着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海中来回穿梭,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卷入割台,脱粒、清选,一气呵成,现场一派繁忙的秋收好“丰”景。
  “今年我种植近500亩中稻,长势喜人,亩产约达1200斤,待收割完后将对1000余亩农田进行翻耕,预计在10月份播撒油菜籽。”兴安县喜庆农优质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张一波介绍说,兴安县喜庆农优质水稻合作社积极向上级争取兴安镇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项目,旨在以项目带动提升区域性水稻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推动水稻生产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兴安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将零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种植,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助推,党员示范,辐射带动群众结成“致富共同体”,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广高效农机具和种植新技术,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再到收割、烘干等环节,实现优质水稻的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
  记者了解到,兴安县灵渠禾苑粮食产业示范区打破传统种植模式,采取种养相结合,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导,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养鸭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形成绿色和谐生态链。今年,兴安镇共种植水稻19844.98亩,产量达2182.95万斤,预计产值达329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