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健康桂林

返回 2023年10月03日

乳腺彩超没事,钼靶我能不能不做了?

桂林日报      2023年10月03日     
□黄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杨女士属于那种对自己身体健康很重视的人,日常生活中不但注重一家人营养搭配,时常关注各种养生资讯,而且还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年单位体检,她都准时参加,她深知乳腺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所以每年体检她都会选择乳腺超声检查。又到了今年的体检时间,杨女士今年40岁,她发现体检选项单中除了有乳腺超声,还新增加了钼靶检查一项。很快杨女士的乳房超声检查回报未发现双侧乳房肿块,BI-RADS 1类,但钼靶检查则提示“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泥沙样钙化灶,BI-RADS 4B类,建议活检”。最终她在医生建议下选择了手术,术后诊断为乳腺癌。
  乳腺彩超没事,钼靶我能不能不做了?门诊中这是大家比较常见的问题。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超声检查没有发现乳房疾病,钼靶却发现了钙化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仔细聊聊乳腺钼靶检查的方方面面!

  何为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钼钯X线摄影拍片即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简单说就是,给乳房拍X光片,专用来筛查乳房肿瘤。检查时需要用钼靶机上的固定压迫板夹住乳房,一般以上下夹的轴位相和包含腋窝的斜位相最为常用。是公认的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筛查的最好方法之一。

  钼靶检查在诊断上具有绝对优势
  钼靶检查可观察到小于0.5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尤其是对于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医生触诊和超声检查均无法发现的情况。那很多朋友关心的是做了B超,还需要做钼靶吗?答案就一目了然。术业有专攻,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钼靶和超声的专长,那就是:钼靶看钙化灶更强,而超声看小肿块更强。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并不存在说做了这个检查,就能避免另一个检查的说法。因此,要比较全面地评估乳腺是否健康,医生通常需要结合超声和钼靶,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漏诊。

  什么人群需要做钼靶检查?
  在中国,我们一般建议年龄在35-40岁之后要开始做常规的乳腺钼靶检查。但是,关于年龄的建议,并不是因为辐射,而是因为乳腺腺体本身的致密度。乳房的组成除了真正的腺体,还会有脂肪组织。钼靶检查是利用射线穿透乳腺组织,越致密的乳腺,射线的穿透力越弱,钼靶的敏感性越低。未经哺乳的年轻女性,乳腺腺体往往过于致密,射线穿透力低,钼靶检查清晰度差。生育哺乳后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乳腺哺乳功能的实现,乳腺整体密度会下降,使其适合钼靶检查,钼靶敏感性和准确性会相应升高。因此我们一般推荐40岁后开始进行钼靶检查,若家人中有合并有癌症情况的则推荐提前至35岁后开始进行检查。

  钼靶有辐射,究竟有多高呢?
  尽管乳腺钼靶被推荐为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可是像前面杨女士那样顾虑乳腺钼靶辐射的情况还是很多。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说明:单次诊断性的X线检查剂量,根本达不到能造成胎儿或者胚胎损伤的剂量。根据相关机构统计,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年中接受的“天然背景辐射量”大约3mSv,在我国一次钼靶拍片的辐射多在1.3-2.0mGy(0.065-0.1mSV)之间。由此可见钼靶所受辐射是相当低的,所以40岁以上女性1~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是可行的,而且利大于弊。

  钼靶检查会不会很痛?
  一般来说,每侧乳腺都需要做两个体位的摄片。拍片的时候需要对乳腺做一定程度的挤压,但只需要几秒钟就会放开。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都能接受。但最佳拍片时机建议在月经期结束之后的一周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尤其是月经来潮之前,本就存在生理性的增生性疼痛。
  随着女性乳腺疾病知识的更多宣传和普及,很多女性朋友越来越重视乳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乳腺钼靶检查对检出单纯钙化灶的乳腺癌有绝对优势,故深受医生的推荐。不能因为疼痛而拒绝钼靶检查,更不能因为担心辐射量而拒绝钼靶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乳腺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过控制高危因素可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和体征?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包括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乳头内陷、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若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专业检查和诊断。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高风险人群有:1.雌激素作用:更年期女性或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2.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3.月经初潮过早(<12周岁)或绝经较晚(>55周岁);4.未育、晚育及未哺乳;5.乳腺不典型增生;6.营养过剩、肥胖;7.生活环境及方式,如长期高压生活环境等;8.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
  不能改变的因素:性别、种族、家族史、初潮早、停经晚、月经周期短。
  可改变的因素:未生育、晚生育、未哺乳、肥胖、嗜酒、补充雌激素治疗。
  针对乳腺疾病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接受乳腺超声及钼靶检查。

  如何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提倡适龄生育和母乳喂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滥用激素药物,积极治疗不典型增生等乳腺高危病变等。此外,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定期乳腺癌筛查有必要吗?
  有必要。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包括乳房自检、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等。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史的人群,可以选择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自身患病风险。
  1.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建议如下
  ①20-39岁: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癌筛查。
  ②40-49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
  ③50-69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④70岁或以上: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女性如有以下特征:①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②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病人;③既往行胸部放射治疗,则为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提前进行筛查(20-40岁),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格检查、乳腺超声和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的预后怎么样?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到晚期下降至30%左右。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完全有可能治愈,治疗费用更低,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乳腺增生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不一定。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恶变的可能性很小,不需要过度恐慌,但不典型增生等乳腺高危病变会有恶变为乳腺癌的可能。

  乳房自我检查方法
  乳房定期的自我检查(breastself-examination)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的病变,因此2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高危人群每月进行1次乳房自我检查。术后病人也应每月自查1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经结束后2-3日,已经绝经的女性应选择每个月固定的1日检查。40岁以上女性或乳腺癌术后病人每年还应行钼靶X线检查。乳房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1.视诊:站在镜前取各种姿势(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向前弯腰或双手上举置于头后),观察双侧乳房的大小和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或抬高等。
  2.触诊:病人平卧或侧卧,肩下垫软薄枕或将手臂置于头下进行触诊。一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在对侧乳房上进行环形触摸,要有一定的压力。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块,乳头有无溢液。若发现肿块和乳头溢液,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呵护女人身,更懂女人心。关爱女性,从关注乳腺健康,接受乳腺检查开始。定期体检筛查乳腺疾病很有必要,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早治疗,这对于防治乳腺疾病,守护乳房健康来说很有意义。让我们一起关爱乳腺,远离“胸”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