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为农服务 重拾“往日荣光”
我市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桂林日报
2023年09月20日
本报讯(记者陈娟)提起供销社,年轻人或许有些陌生,但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供销社“金字招牌”无人不晓。走进新时代,我市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综合实力,供销合作事业取得新发展。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22年,我市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264.47亿元,同比增长18.09%,实现利润总额4494.16万元,同比增长40.72%。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渠道。我市不断完善供销系统流通网络,全面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形成县有集采集配中心、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形成连锁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目前,全系统共建有县级集采集配中心10个,日用品消费市场19个,农产品市场7个,乡镇综合超市3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195个。在农村物流网络建设方面,我市统筹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打造“1个市级冷链物流中心+12个县级冷链物流枢纽基地+N个移动冷库”的流通架构,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冷链“通地头”、快递“送上门”、电商“全覆盖”、物流“一张网”。全市共建成县级寄递物流配送中心12个,中心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127个,覆盖率70.89%,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9个,产地保鲜仓(地头冷库)1877个,冷库容积达74万立方米。
在电商网络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实体网点信息化改造,发展电子商务经营网络。2022年全市供销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68.66%。
做强主营业务。我市供销系统通过优化农资供应保障服务、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日用品下乡便民服务、积极拓展农村综合服务等举措,打造乡村振兴新体系。平乐县绿鑫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全州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大部分县(市、区)供销系统农资销售占当地市场份额超过50%,凸显了主渠道作用。2022年,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销售总额62.84亿元,同比增长26.64%,总量位居全区第一。
同时,我市不断加强供销社系统自身建设,持续实施“十百千”创建工程,通过基层社改造升级、社有企业共建项目等途径,不断健全供销组织体系,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引擎。近年来,全市供销系统共有1家县级社、12家乡镇社、56家村级社被自治区评为“十强”县、“百佳”乡镇和“千家示范”村供销社。今年又确定3家“十强”县、28家“百佳”乡镇和45家“千家示范”村供销社作为培育对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为农服务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对于桂林供销合作社系统而言,要重拾“往日荣光”,再度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不能停步。据了解,我市将继续高位推动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通过强力推进基层社改造、配齐建强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水平、打造农产品销售主渠道、打造农资保供稳价主渠道、做强壮大社有企业、持续盘活社有资产等有力举措,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