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产经新闻

04版:时事·体育

05版:时事

06版:发现桂林

07版:史读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3年07月26日

桂林:以文铸魂 激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澎湃力量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26日     
  (上接第一版)能将文艺界颇具分量的大奖收入囊中,源自于桂林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传承。走进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以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地方戏曲、曲艺体验为核心的展陈,彰显“一城文化满城绿”的桂林风韵。来到桂林市第二届青年戏曲演员比赛暨第四届广西曲艺展演(桂林)选拔赛颁奖晚会现场,一群逐梦梨园的青年演员用青春的油彩,增色这座文化之城。以至于在展演赛期,不少市民慕名而来坐到剧场里,感受这一项传统且独特的文化艺术。
  如果说以桂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是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那么今年6月举办的桂林草莓音乐节所呈现的则是当代流行文化的跳动与无限活力——两天,24组艺人,近20个小时的音乐演出接力,超两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同场狂欢,让“桂林草莓音乐节”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中心,网络曝光量超过5亿次。
  与此同时,经典文艺演出《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等在文旅复苏的浪潮中一如既往收到游客好评,并在每个旅游旺季都需要增加演出场次。
  眼下已进入“2023桂林艺术节”时间,更多市民游客把目光放到了今年10月,他们从目前披露的消息中已经开始期待,两个多月后,这场比去年规模更盛大、阵容更豪华、活动更丰富的艺术节庆的到来。

  以文聚力:锚定未来之路 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做强做大桂林油茶产业”
  “探索桂林米粉走向世界的新路径”
  6月28日和7月19日,桂林日报编辑部分别推出了两条征稿启事。启事中指出,对于桂林市民来说,油茶和米粉都是生活中的常态,并已发展成地方特色产业。但是,和“柳州螺蛳粉”等特色美食在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相比,我们的油茶和米粉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怎样才能做强做大?欢迎广大读者和市民来稿畅谈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在众多的来稿中,有人说,要加强油茶在新媒体端的营销机会;有人说,要像《红楼梦》中的茄鲞一样,用“文化”包装桂林米粉;还有人说,要建设桂林米粉、油茶产业标准体系……一条条颇具建设性的提议,打开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切都在变好,一切都值得更好。日前,我市召开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在会上指出,各文化企业要坚定做好文化产业的信心,敏锐捕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要发挥好我市文化资源深厚的优势,深化文旅融合,探索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次实现桂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进一步走深走实。叠彩山下,千里江山数字艺术馆用科技手段“复原”旷世之作《千里江山如图》,丰富着景区业态,成为景区的“流量密码”;园博园里,桂林漆器第五代传承人王伯杨带着他的柚罐不断出市、出省、出海,并借助直播平台,让“桂林制造”屡受盛赞;在桂林大剧院舞台上,现实题材歌舞剧《龙脊有个金牛寨》成功首演,演员谢幕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在景区商店、文旅推介会、市集等地,也总能看到圆竹剖丝团扇、王府秘拓等特色文创的身影,它们拉近着这座城市与游人的距离,让游人感受桂林文化脉搏的跳动。
  汲古润今,与时偕行。八百多年前,宋人王正功提笔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让这片西南净土成为人间理想乡。今天,当越来越多人来到桂林,被山水所折服,被人文所打动时,醉卧山水间,他们在清波中发现,桂林无愧于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