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专版

06版:综合新闻

07版:专版

08版:县区新闻

返回 2023年06月28日

奔赴一场音乐节 邂逅一座山水城

桂林草莓音乐节为城市文旅发展增添新动力

桂林日报      2023年06月28日     
□本报记者 李思静
  今年端午节,“龙舟水”来得猛烈。在如梦似幻的烟雨山水间,一种比“龙舟水”更热烈的情绪在生长——6月23日至24日,2023桂林草莓音乐节成功举办。两天,24组艺人,近20个小时的音乐演出接力,超两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同场狂欢,让“桂林草莓音乐节”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中心,线上曝光量超过5亿次。
  从文旅深度融合角度来看,追逐音乐节的粉丝来到目的地,显著拉动了当地消费,也使得“音乐—旅行”的经济价值受到重视。
  6月24日,同程旅行发布《2023端午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端午假期,国内演唱会、音乐节周边商圈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过300%。
  桂林也是受益者之一。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假日,我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56.69万人次,同比增长59.03%、相比2019年增长69.87%;实现旅游总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78.62%、相比2019年增长68.88%。
  显然,在这场与乐迷“双向奔赴”的音乐节中,桂林不仅展现了年轻、时尚的新形象,还找到了城市文旅发展的新动力。

  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端午奇妙游
  在过去的两天,来自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地的年轻乐迷在桂海晴岚的雨幕中共赴一场音乐盛会。尽管口音各异,但唱起熟悉的旋律,默契不言而喻。
  降雨会影响乐迷的观演热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倒不如说,大雨让现场乐迷更坦然地展现自我,他们用更自由的姿态享受这一切:
  高兴了,就跳舞;
  下雨了,就穿雨衣;
  鞋湿了,就赤脚踩草地;
  蹦累了,就找一张充气沙发就地躺下。
  这种“自由”的气息,也让大部分现场听众对本次桂林草莓音乐节的评价归向三个关键词:浪漫、肆意、感动。
  “这是最浪漫的音乐节,景美歌好听。”“有陈绮贞的夏天就是最浪漫的夏天!”“大雨、灯光,还有逆光而行的听众,get到了雨中听歌的浪漫。”
  从现场到互联网,关于桂林草莓音乐节的好评还在持续发酵。据统计,活动期间“桂林草莓音乐节”和“陈绮贞桂林草莓音乐节”话题冲上抖音热搜榜前三。通过百度搜索“桂林草莓音乐节”搜索结果达到75.4万个,活动线上曝光量超过5亿次,相关信息几乎覆盖全网。
  一起受到“表扬”的,还有仙境一般的桂林风光和特色美味。记者从对现场听众的采访和音乐人的现场互动中了解到,参加音乐节之前,他们大都已经游过漓江,到过阳朔,吃过桂林米粉。有的乐迷三天吃了六顿炒粉;有的乐迷对烟雨桂林念念不忘。音乐人李佳隆直呼:“桂林米粉太顶了!”还有粉丝现场集体“安利”音乐人陈绮贞一定要吃桂林米粉。
  而在更早之前,一条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的《怎么玩转桂林?解锁桂林草莓音乐节》旅游攻略短视频,播放量短时间在全网就超过了7万次。还有更多来参加音乐节的乐迷在出发前就在社交媒体上询问:桂林怎么玩?有没有人一起玩?
  不难发现,音乐节在发挥社交功能属性的同时,还呈现出强大的文旅消费带动效应,这也让桂林草莓音乐节和桂林成为了一群有相似爱好的年轻人端午“放空”胜地。

  不容小觑的文旅消费带动力
  为一场音乐节,乐迷们愿意奔赴一座城。
  据同程旅行发布的《2023端午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各地演唱会、音乐节与旅游体验高度融合,给游客带来“音乐+旅行”双重狂欢。数据显示,2023端午假期,国内演唱会、音乐节周边商圈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过300%。
  可以说,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在年轻群体中备受青睐。
  记者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积极引进草莓音乐节,就是相信通过这场“年轻人的盛会”,可以重塑桂林山水在年轻群体中的印象,展示桂林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更是一个时尚、活力、年轻的多元化城市,对打造“桂林微度假”品牌,拉动文旅消费,促进桂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张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音乐节是城市品牌化的一个好方式,通过音乐节自身的宣发系统能够带动城市宣传,提升城市自身影响力。

  强化文化赋能 打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从去年的桂林艺术节,到今年的沉浸式戏剧体验《桂林有缘》,再到桂林草莓音乐节,利用高品质文化活动这条“鲶鱼”撬动城市旅游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桂林已经开展了多次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当一项文化活动落地一个城市,吸引其他城市的受众来到这里,他们会关注和了解到活动之外的目的地城市的风土人情、特色风貌。因此,提升目的地城市的文化魅力,是城市借助文化活动崛起后发展文旅的关键。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以来,桂林强化文化赋能,与河南卫视合作打造的《小满奇遇记》节气主题节目,全网阅读量达1.5亿人次,创造热搜10个;深挖“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渊源策划事件营销,与宁波开展深度合作,辐射浙江客源市场,两地互动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关注和点赞;展现桂林山水、摩崖石刻、美食等文化的英语创意短片《跟我去桂林》,获得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2年“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像故事全球征集活动优秀奖。
  今年端午节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人数156.69万人次,同比增长59.03%、相比2019年增长69.87%;实现旅游总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78.62%、相比2019年增长68.88%。
  客流数据的增长自然离不开假日期间我市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了解,除在桂海晴岚举办的桂林草莓音乐节外,临桂区举办了2023广西·桂林(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传统赛龙舟盛景;恭城瑶族自治县在瑶族文化村和瑶汉养寿城举办2023年端午药市文化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对瑶医瑶药感兴趣的周边县区游客慕名而来;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湘江战役酒海井纪念园、大圩古镇等文旅景点景区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文化赋能,旅游为民。据了解,接下来,我市还将扎实推进一批文旅项目和品牌建设,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办好“两会一节”、桂林艺术节等重要活动,策划举办露营大会、广西研学旅行博览会、中国植染大地艺术节、电竞音乐嘉年华及各类民俗节庆、特色主题活动,进一步释放桂林文旅活力,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桂林“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的内涵,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