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春日粑粑香
桂林日报
2023年03月29日
清洗鼠曲草。
村民展示采摘到的鼠曲草。
将鼠曲草切碎。
把粑粑放进锅里蒸。
刚出锅的粑粑。
开栏语
烟火人间,唯美食最抚慰人心。
美食,它是可感可触可品可尝的物质存在。他们是柴米油盐醋的共舞,也是酸甜苦辣咸的合欢。它可以跨越岁月长河,让过往和当下的人们,共享一种味道;它还可以以同一种方式呈现,却变幻万千味道,满足不同食客舌尖上的喜好。
美食,是不可捉摸却又绵长悠远的非物质性的存在。它把生存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又把生活的味道渲染得五味俱全。它给食客留下一方风情的独特味道,又给游子烙印下一份刻骨铭心的乡愁。
味至浓时即家乡,唯有美食解乡愁。美食,在我们的舌尖上,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固守的乡愁里……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策划报道《舌尖上的乡村》,通过聚焦桂林各个乡村的美味佳肴,探寻弥漫在桂林乡土间的烟火味道,抚慰那萦绕在每个人心底的至味乡愁。
□本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黄勇丹 阳柠亦 文/摄
春雨润万物。时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不少极具春色的美食小吃也悄然登场。在桂林乡间,有一种用花为原料做成的粑粑,让不少人垂涎三尺。
每到春天,乡村的小路旁、田野里、草丛中,随处能见到一种黄色的小花,茎呈白色,细看上面有一层绒绒的白毛。这种花的学名叫鼠曲草,又叫清明菜、佛耳草。人们喜欢用鼠曲草来做粑粑,不同的叫法有:水牛花粑粑、燕子花粑粑、白头翁粑粑、清明粑粑,等等。
春暖花开,天气正好。近日,记者在灵川县公平乡和平村看到,田间地头的鼠曲草已悄然生长。“采摘鼠曲草有讲究,刚长出来没花的不能采,这时的鼠曲草没有花,做出的粑粑不香也不好吃,而等到花完全开了又老了。”村民韦秀梅正和几个姐妹在花田里,挑一些长势旺盛的鼠曲草采摘,不一会儿工夫,几个篮子就装满了。
“鼠曲草是做粑粑的主要原料,在我们这叫白头翁粑粑,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清明前后,村里人都喜欢做这样的粑粑。”韦秀梅告诉记者,每到3月初,新鲜的鼠曲草便开始受到“吃货们”的追捧,自己也赶“时髦”,约着好友赶摘第一波新鲜鼠曲草,做些粑粑来尝尝鲜。
刚采摘下来的鼠曲草必须用清水反复清洗,除去叶子上附着的各色杂质和碎土。经过采摘分拣、冷水洗涤、刀工切碎“三部曲”后,加入糯米粉、面粉、黄糖、花生等。再经过不断地揉搓,就可以捏成一个个扁圆形状的粑粑,放到洗干净的柚子叶上。然后将清水倒入蒸锅,蒸盘上铺上一层纱布,再把粑粑放到蒸盘上,大约15分钟后就能蒸熟,这时满屋子弥漫着诱人的清香。
白头翁粑粑刚出炉,韦秀梅就迫不及待地和村民一起品尝。“在春日里能跟三两好友做一道这样的小吃,很惬意。”白头翁粑粑在蒸熟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它进行二次煎炸,这种煎炸后的粑粑会更加香脆。白头翁粑粑香软甜糯,甜甜的味道、淡淡的清香,与春日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春天味道。
白头翁粑粑还可放冰箱冷冻长时间保存。有些村民还将白头翁粑粑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这不仅是当地人舌尖上的记忆,也是外出游子惦念乡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