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
启用“新国标”
桂林日报
2023年02月24日
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后,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2月22日正式实施。对比旧国标奶粉,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标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在配方标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国标”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新国标奶粉将之前的6—12月龄婴儿和1岁以上幼儿段共用的奶粉配方标准,拆分为两个独立的标准,从而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
对奶粉中的宏量营养素含量和质量,“新国标”也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一是调整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求,与婴儿配方食品要求一致;二是增加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乳糖含量要求,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添加;三是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针对6—12个月龄的婴幼儿,新增了“乳清蛋白含量≥40%(乳基)”的新要求。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汪之顼表示,因为在婴幼儿时期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肥胖的风险,所以蛋白质是缺了也不行,但是过多也不行,所以随着我们配方粉的蛋白质质量在不断提高,我们就有必要把蛋白质当中的含量适当的下降。
胆碱、硒和锰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我国市场产品中上述营养素的实际添加情况,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国标”中,也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此外,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国标”中,对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值也进行了修订。
一是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以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充足性;二是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大值,以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安全性;三是考虑豆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对铁、锌和磷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
汪之顼说,原来我们老版当中对于一些营养价值或者营养好处比较明显的营养素我们就没做上限,企业你根据需要可以往里加。对于一些可能过量摄入,我们可能担心安全性的问题,就没定下限,也就是说你只要不超量就可以。但是现在看,从营养和安全两个角度来讲,其实上限和下限都需要给予一个明确的界定。
对话专家
为什么说国产奶粉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2月22日,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国标正式实施。包括适用于0—6个月龄婴儿的《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6—12个月龄婴儿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以及适用于12—36个月龄幼儿的《幼儿配方食品》。新国标的实施意味着什么?给婴幼儿的成长、相关生产企业等各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连线奶粉新国标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进行解读。
为什么说国产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韩军花:在国内正规渠道买到婴幼儿奶粉的,不管是进口品牌还是国产品牌,质量都很好,都是经过了严苛的注册审批和监管。但其实我并不特别提倡宝爸宝妈去国外背奶粉。举个简单的例子,像美国孕妇的贫血率只有2%,而中国孕妇贫血率是13.6%。孕妇的贫血率会影响孩子体内的铁储备,美国的孩子生出来的时候他的铁储备是比较充足的,可能铁的需要量相对比较少。而中国的孩子生出来可能铁储备就不那么充足,所以他对铁的需要量相对较高。如果去吃美国的奶粉,其实又容易给孩子造成贫血或铁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半岁以后。所以我们还是呼吁大家,正规渠道的经过注册的一些国产大品牌的产品还是值得信赖的。不管是标准制定部门、监管部门,还有生产企业都做了巨大的努力。
2021年出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为何要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再实施?
韩军花:现在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采取的是注册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按照新国标去提交注册材料。在提交注册材料之前,还要有6个月稳定期的实验,还要做配方的研发改变。所以2年的过渡期其实一点都不长,甚至还是有点苛刻。很多企业是紧锣密鼓加班加点按照新国标来修改配方、调整工艺、准备注册材料。
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对企业来说难在哪?
韩军花:举一个DHA的例子。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大脑、眼睛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旧国标中,对DHA的添加量没有设下限,所以添一丁点也可以,新国标设置了下限,每100千焦中含15毫克,企业必须达到这个量才可以。但是有企业跟我反映说如果加到这个量,可能奶粉会有点腥味,所以他们要从工艺的角度,从研发的角度去进一步提高品质,然后想办法来维持一个稳定的产品,所以这又给企业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如何保证高标准“落地不打折”?
韩军花:其实在当前国内的监管和管理体制下,已经完全能够做到新标准“落地不打折”了。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要上市都必须通过注册,注册部门会审查你所有的材料,你的生产工艺、你的配方、你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你工艺的稳定性,三批次的试生产都要去审查。我们的检测部门也会加大抽检力度,要保证市场上的产品,它只要在货架期内,它就必须符合国标的要求。因为这个赛道很难,所以生产企业在生产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和认真地去对待他的重要产品。所以其实在行业监管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个国标的落地和产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市场反应
淘汰赛进行时
两年缓冲期已过,“史上最严”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于2月22日正式实施。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在原料标准、配方营养素和安全指标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并作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当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门槛被进一步拉高,实力强劲的头部乳企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开,奶粉市场也将开启新一轮淘汰赛。
在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看来,目前婴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是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等配方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现在的配方水平要更高。“许多国家的标准在原料使用上比较粗糙,会允许添加香兰素、香精、蔗糖等,而我国标准是不允许添加这些原料。”宋亮说。
对于乳企来说,通过新国标注册意味着在研发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而一些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也将被淘汰掉。
惠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婴幼儿配方奶粉要在品质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驱动婴幼儿配方奶粉回归配方本身。目前,惠氏营养品全线产品已通过新国标批准,未来惠氏将在科研能力、配方优势、生产工艺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
科研能力是考量企业能否通过新国标的重要标准之一。据飞鹤相关负责人透露,2016-2021年,飞鹤的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98.4%,研发人员扩充了3倍。“从蛋白质、脂肪酸、OPO等多个方面进行研发创新,并在新国标产品中实现了成果转化。”飞鹤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宋亮看来,奶粉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将促进奶粉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具备综合硬实力,在产品差异化创新、品牌口碑建设、科研投入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的企业,更能获得市场;而资历差、门槛低的小企业则可能会面临重新洗牌,一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差、自身产品资格不足,未进行新国标注册,基本上会被淘汰出局。
“当前婴儿奶粉的市场格局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家龙头企业市占率达到80%以上,其中国产三大企业飞鹤、伊利、君乐宝以及外资两大企业雀巢、达能,基本上占据市场60%左右的份额。奶粉市场的价格战还在进行,但奶粉库存消化良好,到去年底,国内奶粉渠道库存下降了60%,龙头企业库存趋于良性。新国标的实施,将成为中国奶粉价格重塑、市场秩序恢复的重要契机。”宋亮说。
在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看来,对消费者而言,新国标的意义在于严明标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对行业而言,新国标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力度,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提升优势品牌的竞争力。同时,新国标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要求,加速市场格局的迭代、清除落后产能,对于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综合央视网、《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