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综合新闻

返回 2022年11月24日

“小村警”助推“大平安”
平乐县擦亮“一村一辅警”品牌服务基层治理

桂林日报      2022年11月24日     

  村辅警走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村辅警开展日常生态巡查。

  村辅警入户开展法制宣传。
□本报记者张苑 通讯员曹长青 王学秋 王文华
  初冬的早晨,阳光和煦。在平乐县青龙乡某村,辅警欧俭生在村里进行日常巡逻。在经过村民陶某和覃某家附近时,发现两人正在争吵,原因是陶某在两家公共区域焚烧垃圾,不慎将覃某家的一棵小树烧毁。了解情况后,欧俭生耐心地给双方调解。因为与村民们十分熟悉,加上大家对他这位辅警也比较信任,没用多少工夫,双方矛盾就得以化解。
  自“一村一辅警”工作开展以来,村辅警每天穿梭于村头村尾,面对面和群众沟通交流。发生警情时,驻村辅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自从有了村辅警,村里的治安环境好多了!”村民们发自内心地说。
  基层是矛盾纠纷聚集的前沿,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针对农村警力不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一村一辅警”机制应运而生。乡村有了熟悉民情的辅警,关乎群众平安的大小事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置和化解,乡村的“平安网”越织越密。
  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一村一辅警”工作全面推进。平乐县是我市实施“一村一辅警”的一个缩影。该县严格按照“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要求,以每个社区1名民警、2名辅警,每个行政村1名辅警的标准,已为全县79个村委、10个社区配备了民警和辅警,把公安机关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最前沿,建立起群众身边的警务站,切实打通了农村基础警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了“治安管理无漏洞、服务群众零距离、化解矛盾全方位”的城乡社区警务新模式。

村庄平安的“守望者”
  据了解,平乐县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47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人口47万人,农村地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近80%。全县农村派出所长期警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形势下的基层基础工作。
  202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倾力支持,落实经费保障,为强力推进全县“一村一辅警”及“网格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用于解决村(社区)辅警的办公用房、警用装备等。全县持续深化 “一村(社区)一辅警”暨“网格化”管理警务机制,村(社区)辅警勤跑腿、勤动嘴、勤用手、勤排查,构筑起了乡村平安的坚实防线。
  辅警每天在村里巡逻,与村民密切联系,他们是民警的好助手,也是村庄平安和谐的“守望者”。
  2022年8月14日下午,平乐县二塘镇沙冲村发生一起摩托车被盗案件。民警在开展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工作的同时,将案件情况发到驻村(社区)辅警工作微信群,动员驻村(社区)辅警开展案件协查工作。短短几个小时,沙冲村驻村(社区)辅警小凌就在群里报告,已查实盗窃电动摩托车的人,并且找到盗窃嫌疑人的位置。随后,民警迅速前往与小凌会合,将两名作案嫌疑人成功抓获,缴获被盗电动摩托车一辆。
  “因为我对这个村人熟地熟情况明,在微信群看到嫌疑人照片后我立即到村里走访,很快就排查到嫌疑人的具体信息。案件的快速侦破进一步增强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小凌说。
  无独有偶。今年8月的一天,一名3岁小孩在平乐县二塘圩镇上与家人走失。民警将警情及小孩照片发到驻村(社区)辅警群。高桥村委驻村(社区)辅警小李立即认出走失的孩子正是自己辖区的,便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在确认无误后,家长到派出所领回了孩子。此举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据统计,平乐县公安局推行“1+3+3”“一村一辅警”暨“网格化”管理警务机制以来,全县村(社区)辅警共消除各类森林火灾隐患16起,协助破获、查处各类案件32起,禁毒帮教406人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凝聚的是村(社区)辅警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努力,是平乐县公安局全面推进“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落地见效的佐证。

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2022年7月的一天,平乐县附城派出所辖区某村发生一起道路纠纷,村辅警邓祖桂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邓祖桂看到两名村民吵得不可开交,村民王某家门口堆积的柴火被推倒,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
  邓祖桂见状,急忙上前平息了争吵。随后详细了解了矛盾由来:因为柴火堆放的地方是村里主道旁,影响了村民的通行,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而村民王某自认为堆放柴火的地方是自己的地盘,不愿意挪开。村民和组长多次上门调解无果。
  随后,邓祖桂以情、理、法为基准,以聊家常方式对王某进行调解:“无论堆放柴火的地方是你自己的还是公家的,现在堆放在主道路旁,村民们每天从此经过。骑摩托车的容易碰到柴火倒地出事故,小孩在路上你追我我追你的,容易碰到柴火,轻则擦伤,重则留下残疾。到时一大堆的麻烦事就来了,轻的赔点钱,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啵……”王某一边认真听一边频频点头,最终答应将堆放在道路旁的柴火搬开。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村辅警,如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持本村的和谐稳定,一直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思索的问题。”邓祖桂说,“农村的矛盾纠纷调解,一要快,二要公道。”据他介绍,自开展“一村一辅警”工作以来,村(社区)辅警主动巡视所辖乡村,发现纠纷及时介入,和为贵、调为先,采取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就地化解,群众也省去了打官司的复杂程序和成本,更避免了因矛盾纠纷激化形成的刑事案件。
  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平乐县“一村(社区)一辅警”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岗位优势,进一步构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村(社区)辅警勤跑腿、勤动嘴、勤用手、勤排查,坚持紧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密切关注基层热点、难点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让矛盾纠纷以最佳方式、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及时就地化解,构筑起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防线。据统计,自开展“一村一辅警”工作以来,全县辅警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9起。
  与此同时,该县还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路径,立足构建“1+3+3”管理工作模式,进一步把“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创新“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驾驭基层治安局势的能力,构筑起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防线,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2年上半年,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常态化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在第三季度全区民调中心测评中,全县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持续上升,分别为98.68%和93.08%。

青山绿水的“守护者”
  李城军是平乐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大刚村委驻村辅警。1986年他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打从记事起,就经常跟着父辈进山,穿梭于山林绝壁,采集野生石崖茶和药材,和家乡的土地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这是他儿时的一片乐土。
  2022年4月,学业毕业后在家务农的李城军看到县公安局“一村(社区)一辅警”招聘通告,不免心动了。出于对家乡狮子山的热爱,李城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考核,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驻村辅警,再次钻到了大山里,当上了青山绿水的“守护者”。
  每天在熟悉的青山绿水间巡逻,他深感亲切的同时肩膀上也扛起了更艰巨的使命和重任。工作中,一旦发现有不法分子安装的兽夹、挖下的陷阱,他便把兽夹弄坏丢入深坑,把陷阱捣毁。有时遇上进山的群众,他总是耐心劝阻,进山存在安全风险。工作之余,李城军会挨家挨户把生态保护、森林防火宣传资料发到周边村民手中,宣传保护狮子山森林公园的重要性。“能够成为家乡良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我感觉很欣慰,也很光荣!”他说。
  在平乐县的广大山区里,像李城军这样的“守护者”还有不少。他们通过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担任好生态环境保护员的角色,用热血、忠诚日夜守卫着“千年古昭州、壮美新平乐”的一片绿色生态屏障。
  扎根乡村,肩负责任。他们是驻村辅警,他们同时还是治安防范员、信息收集员、人民调解员、义务消防员、法制宣传员、交通劝导员、禁毒帮教员、为民服务员、生态环境保护员……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牢牢筑起乡村治安防线。
  服务群众,精耕细作。平乐县用心擦亮“一村一辅警”品牌,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成为我市基层治安防控的“排头兵”,为更高水平的平安桂林建设以及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贡献出坚实力量。
  (本文图片由桂林市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