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版:读桂·视觉[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夏日搬冰人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0日    来源:桂林晚报

  近日,市区骄阳似火,户外最高气温频频超过35℃,而芦笛路桂林冰海冷库的制冰车间却很清凉,储藏大冰块的库房里更是一番冰天雪地,里面的温度长期保持在零下18℃以下。
  “我们这里的大冰块是工业冰,主要销往各大菜市和海鲜市场,用来降温保鲜。我们从4月就开始制冰囤积了,进入7月以来生产就没停过。最近冰块供不应求,最多的一天卖出了600多块。”桂林冰海冷库的工作人员蒋女士说,他们的制冰机上水下冰都是自动的,生产一次冰要11个多小时,一次能出204块,每块重50公斤。白天,值班的搬运工一般有4个人,晚上2个人。如果有客户的车辆来运冰,搬运工就先把制冰车间的冰往车上搬,剩下的再运到库房里存放。
  前几天,记者先后两次来到冷库探访。走进制冰车间,晶莹剔透的大冰块从制冰机模具里露了出来,排列整齐随平台缓缓降下。由于制冰车间生产不停歇,这里的温度比室外要低十几摄氏度,人一进来就像换了一个季节。制冰车间隔壁是冷库库房,密闭的大门一开,一团雾气和寒气扑面而来。记者刚抬腿迈入库房,鞋底就与地面碎冰冻结在了一起,使劲晃动腿脚才得以脱离。空气也非常冰冷,让人不敢大口呼吸。库房的一个角落摆放着近期新出的大冰块,四周的墙上全是冰花,人像是进了一个冰雪溶洞。两三分钟后,记者的衣服已经非常冰凉,摸起来硬硬的。
  晚上8点,搬运工阳林峰和刘伟开始值班,他们眼下的工作是把冰块从制冰车间运到库房。为了更麻利,阳林峰光着上身,穿戴上橡胶围裙和袖套,戴着橡胶手套从制冰机的平台把冰块往拖车上搬,一次装7块冰。刘伟要进温度更低的库房,穿上厚棉衣戴上棉帽。在制冰车间门口,刘伟从阳林峰手里接过拖车,推入库房,搬下冰块摆放到角落。
  炎热的夏天在冷库里工作,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清凉舒适,但其实不然。阳林峰觉得,刚开始工作时确实比较舒服,但室内外温差很大,他要来回进出,一会儿冷,一会儿又热,时间长了就很难受,必须干一段时间就休息一小会。
  白天,冷库的业务相对更忙碌,上班的搬运工也多一点。下午2点,原本身穿短袖短裤的搬运工卢七宁和戴权林等人要开始工作了。卢七宁来到制冰机平台旁,扶住大冰块,稍微摇晃一下使其脱离平台,然后放倒,再用力一推,让冰块沿着倾斜的铁板滑向前来运冰的厢式货车。站在车厢里的戴权林顺势接住,把大冰块摆放整齐。虽然一直跟冰块接触,但卢七宁不久之后就冒出热汗了,汗水从额头顺着脸颊往下滴。往车上搬完150块冰后,两人分工把平台上剩下的冰块转运到库房。
  “西门市场海鲜摊位众多,高温天气时对冰块的需求很大,我最近每天要来冷库运三次。”司机黄师傅说。他开了一辆厢式货车,平时主要给西门市场运送大冰块。
  记者邢刚 文/摄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