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刘翠林这一年最幸福的事
搬进公租房 城里有家有奔头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01日 来源:桂林晚报
刘翠林的公租房面积约59平方米,这是客厅。
刘翠林辅导小女儿写作业。
刘翠林的小女儿在家练习吹葫芦丝。
刘翠林在工作中。
上接06版
期待2024:
希望家人健康 收入增加
入住公租房让刘翠林一家人兴奋了好久,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也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刘翠林表示,现在家里最大的开销就大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好在女儿懂事,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能赚些生活费。她粗略算了一下,住公租房比在外面租房一年至少能节省三千多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展望新的一年,刘翠林表示,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农村生活的76岁家婆;其次希望两个女儿认真学习,为将来的生活打好基础。刘翠林说,自己和丈夫都还年轻,虽然政府提供了廉价的公租房,但自己要努力工作,让收入更多一些、生活更好一些,也希望桂林发展得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
温暖点评:
公租房让生活更有质量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我市公租房于2008年开始建设,市区现有18个公租房安居小区投入使用,户型有单间配套、一房一厅、两房一厅,平均入住率达95.03%,共解决了10666户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在城里拥有一套房子是很多打工人的梦想,像刘翠林这样的低收入人群在政府的帮助下终于有了固定的房屋。只要符合条件,定期审核续租,可以长期住下去,不用再搬来搬去。记者从刘翠林脸上的笑容和兴奋的讲述中,感受到了她对政府的感激,对公租房的认可。
近年来,我市聚焦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诉求,千方百计、多措并举,让该群体不仅“有其屋”,更要“乐安居”。政府始终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上心事”,不断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安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租房让“刘翠林们”的居住条件更有保障,生活也更有质量。
记者邢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