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忙里忙外 旧小区幸福满满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0月12日 来源:桂林晚报
小区整体环境干净整洁。
陈秀清老人每个月都会公布居民管理费的收支情况。
本期主题:走进清秀社区(二)
本期主持人:刘净伶
主持人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叠彩街道清秀社区青秀路1号原桂林钢厂宿舍里,生活着这样几位老人。长期以来,他们为小区做着各项义务服务,有的每天义务清洗垃圾桶,有的义务维修社区电路、路灯,有的义务浇树,有的为独居的老人送饭……他们定期维护着小区的清洁卫生,操心着小区的大小事务。
在这些老人的操持下,青秀路1号原钢厂宿舍这个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36年的老小区,依然保持着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样子。这里也成为了附近老旧小区羡慕的“幸福小区”。
义务维护小区清洁卫生
清秀社区里的老旧小区不少,原钢厂宿舍小区里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最让附近的居民羡慕。
原因无他,只因这里生活着几位热心、勤快的老人。
79岁的徐雪珍是老人们中的一员。“我们的小团体里主要有八九位老人,年纪从60岁到80多岁都有,大家年轻时,大多是厂里的同事、职工,退休后,又因为想让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而走到一起。”谁先起的带头作用,徐雪珍已经想不起来,她认为,“是大家都有一副热心肠,才能走到一起。”
原钢厂小区面积不大,一共就2栋楼7个单元,居住着约76户居民。1987年,小区刚建好,徐雪珍和她的伙伴们就搬来这里。不久后,她被选为小区24栋的楼栋长。
刚开始,徐雪珍作为楼栋长主要负责的是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了解邻居们的需求,做好邻居间的“润滑剂”。多年相处下来,她对所在楼栋之间的邻里关系、小区矛盾问题都心知肚明,谁家有矛盾都会协商沟通解决。
除了矛盾调解,徐雪珍也关心着小区里的大小琐事。小区里的绿植有的枯萎了,她会提水浇灌,偶尔看到小区院子里有垃圾、楼道不干净,她也会拿起扫把清扫小区卫生。
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居民也自发加入到日常维护小区的工作中来。
居民赖秀清就是2017年开始义务为小区清洁垃圾桶的。
那时候,原钢厂宿舍小区因为原单位的改制,小区成了没有人管理的小区。赖秀清说,小区所有的垃圾都集中堆放于小区门口的两个大垃圾桶,由环卫工人每天上门清理垃圾桶里的垃圾,但留在垃圾桶的污水却没有人清理,总会散发出阵阵恶臭。
“每天早上5点20分左右,环卫工人会上门收垃圾,我就5点半下楼,从江边提两桶水把垃圾桶清洗干净。”赖秀清说,后来家住一楼的徐雪珍发现她主动清洗垃圾桶,觉得她这样做很不容易,于是会提前在自己家门口放一桶水,让陈秀清不用再从江边提水。
在徐雪珍、赖秀清、陈秀清、梁远七等几位居民带头和组织下,原钢厂小区有了一支固定的“清洁队伍”。这支队伍有八九名成员,大家都是居住在小区里的老邻居,每个月都会根据小区出现的卫生问题,不定期组织义务清扫。
因为热心清扫,这支队伍还被清秀社区发展成为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的很多成员除了清洁自己生活的小区,也会参与社区组织的清扫活动,为其他小区居民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