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走进老旧小区看变化[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大风山社区三个小区实施改造工程

小区换新颜 居民好开心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4日    来源:桂林晚报

  改造前的奥森小区。(通讯员廖连花供图)
  改造后的奥森小区。记者刘净伶 摄
  奥森小区、工人疗养院小区、交通疗养院宿舍是大风山社区辖区范围内的三个老旧小区。这三个小区共有居民楼25栋,其中最老的居民楼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因为是过去的老厂区和老职工宿舍,下水管道堵塞、路面破烂等诸多老旧小区常见的问题以前在这几个小区普遍存在。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奥森小区里还有一个垃圾池。
  如今,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这些小区恢复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在三个小区,社区居委会的辛勤工作和施工单位的努力都得到了居民的称赞和感谢。

过去:老旧小区环境问题多
  60多岁的刘奶奶在奥森小区生活了多年。这个小区位于相人山路56号,位置相对偏僻,是原桂林洗涤剂厂的职工宿舍。小区最老的房子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其他的职工宿舍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
  刘奶奶说,刚搬进来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小区地段偏了些,但很安静,大家年轻的时候骑自行车出行,也还算方便。不过,随着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小区的许多问题显现出来了。
  “最开始是路烂了。”刘奶奶回忆,六七年前,从小区大门到她居住的14栋,路面已经烂得坑坑洼洼,“下雨积水没过小腿肚,我骑自行车出门时,轮胎卡在坑里还摔了一跤”。
  后来,除了路面损坏和坑洼的情况,还出现了诸多其他的问题。家住13栋的一位居民说,小区东南角有个垃圾池,雨水会倒灌进去,垃圾被浸泡得发烂、发臭,腐臭物混合着雨水又回流到小区路面上,有时候甚至会倒灌到13栋的一楼。
  还有居民反映,改造前,小区乱搭乱建情况很普遍。有的住户在空地建起了杂物房和柴房,里面堆积的都是捡来的垃圾和杂物,甚至有人在里面养鸡。可以说,整个小区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了。
  大风山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奥森小区一共有16栋居民楼。小区居住的大多数是退休老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小区建造的年代早,当初许多设施经过三四十年的使用,已经老化,不再适用。”工作人员每年都把小区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的建议核实、整理后上报上级部门。
  2020年,奥森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获批。2021年小区改造正式施工。和奥森小区属于同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的还有工人疗养院小区和交通疗养院宿舍。其中,工人疗养院小区除了路面破损、雨污未分流之外,还有在公共绿地种菜的情况。
  居民刘先生说,以前小区大门附近的一块空地被人用来种上了青菜。菜地旁边,是一个小鱼塘,刚好就被人用来提水浇菜。除此之外,菜地边还有不少堆积的木板、木凳等杂物。这些东西有的被用来做成了菜地的栅栏,有的堆积多了就成了垃圾堆。“时不时还有人淋粪水施肥,那时候回家一进小区,就看到这幅场景,心情别提多糟糕了。”刘先生说。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