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居民眼中的中晚餐“食堂”
每一道菜都是家常味道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9日 来源:桂林晚报
小店招牌。
后厨一派忙碌的景象。
大厨根据桂林人口味研发的台式香肠,口感嫩滑,表皮脆香。
小店位置。(手机软件截图)
说起妻圆宝快餐店,很多家住临桂区的人不会觉得陌生。这家小店从2005年营业至今,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这里承载着不少食客的味蕾记忆,是附近居民眼中公认的中晚餐“食堂”。
★推荐理由 菜品是清淡爽口的家常味道
这家小店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了,现在我虽然已经工作了,但还是会经常去这家店吃。这家小店的菜品比较清淡爽口,就像是自己家里炒出来的菜一样。而且菜品平价分量足,人均20元可以达到吃好管饱的程度。
——家住榕山社区的黄子琪
★记者探店 小店能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家小店深藏于临桂区榕山路甲天下桂林步行街里,周边的店铺大多数是服装店,不容易发现这里有家小饭馆。小店的招牌早已褪色,只留下泛白的广告纸贴在门头上。玻璃门上贴着菜单,整整26道菜,但这远不及店内菜单的十分之一。有熟客表示,这家小店的菜有三百多种,如果一天吃一道菜,可以一年不重样。
推开玻璃门,可以看到一个高高的木架子,将后厨分隔开。往里走可以看到一面空白墙上有一张一米宽的地图,地图上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充满了年代感。小店的布置干净整洁,两张大桌,四张4人位的小桌,餐桌上不同的菜品搭配不同的碗、盘,后厨收拾得也是干干净净,给人一种在家的感觉。
小店负责人胡艳雨招呼食客点菜,因为小店人手有限,所以食客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写菜单。糖醋排骨、特色香肠等特色菜价格不一,但分量却都是一样大,满满一盘子。
上午11点半,小店的食客多起来,当天的第一波食客还没有吃完,第二波食客又接着赶来了,虽然知道需要排队等待,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就为吃上一口家常菜。
★小店故事 把用心做好每一道菜作为开店准则
“随便找位置坐,菜单写好然后拿过来。”这是胡艳雨每天跟食客说得最多的话。因为店内平时只有她跟大厨李树群两个人在忙活,店内的菜都是现切现配现炒的,她负责配菜,李树群负责炒菜,两人分工明确。胡艳雨看着食客拿来的菜单,开始按照菜单配菜,均匀切薄切细,再把切好的菜放到不锈钢小碗里。
紧接着就是大厨李树群的发挥了,只见他把菜倒下锅,均匀翻炒,然后把炒好的菜盛出来。李树群认为,每道菜的味道跟掌勺人的心境很有关系,只有心境平和,才能做好菜。虽然他烹煮的过程看起来不紧不慢,但并不影响出菜速度。一道现炸现做的糖醋排骨,要经过挂浆、油炸、烹制等工序,但李树群的动作娴熟,一气呵成,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装盘了。胡艳雨将舀好的米饭和刚出锅的菜一并端上餐桌,等待已久的食客们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
大厨李树群不只在烹煮上用心,在研究菜式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他说,只有用心才能做好每一道菜。小店特色菜台式香肠很受食客欢迎,经常有食客称赞这是一道“飘洋过海”的台式香肠。这道菜是李树群经过反复研究,成功将台湾风味带来桂林。台式香肠肉质肥瘦适中,口感嫩滑,表皮脆香,很符合桂林人的口味。
李树群为人随和,不仅喜欢跟食客们聊天,还会趁着炒菜的间隙,观察着餐厅的氛围。有时候看到食客在拍照,他会告诉食客,可以先将菜品摆美观再俯拍,拍出来的照片让人更有食欲。
记者石艳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