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涉28万人新研究:
疼痛部位每增加1个 心梗风险高12%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2日 来源:桂林晚报
医学上,一般将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疼痛容易找到原发病因,比如崴脚带来的疼痛就是急性的,而有少部分慢性疼痛找不到病因。目前临床上将持续1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的疼痛认定为慢性疼痛。生活中,大部分人面对这种慢性折磨,宁愿忍着也不愿就医治疗。近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忍痛不治会“伤透”心脑血管。
研究共纳入28万多名无心梗或中风的成年人,平均年龄56.3岁,研究人员收集了他们臀部、膝盖、背部、颈肩部或全身疼痛的数据。经过11.9年随访发现,24%的受试者报告至少有2个部位疼痛,且疼痛部位越多,心梗和中风风险越高。具体说,疼痛部位每增加1个,心梗和中风风险分别增加12%和6%;与全身无疼痛者相比,有2个、3个、4个部位及全身疼痛的人,心梗风险分别增加26%、34%、65%和70%;有4个部位及全身疼痛的人,中风风险分别增加28%和44%。研究人员强调,新研究提示,评估个人心梗、中风风险时,应考虑疼痛病史,而疼痛治疗和管理可能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健强调:“面对疼痛,大家既不能一味地忍痛不治,更不能随意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原发病。”建议尽快到医院疼痛科或相关科室就诊,详细准确地向医生描述疼痛信息,比如哪里疼,是否还有其他部位疼痛,是什么样的疼痛感,多长时间疼一次,疼痛程度如何,什么时候开始疼,可能由什么原因引起?医生通过以上信息,能初步判断病因,开具相关检查和治疗建议。
据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