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版:读桂·闲情[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妈妈的味道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2日    来源:桂林晚报

  ■马亚伟
  朋友来家里做客,母亲掌勺,做了几道家常菜。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停地让朋友吃菜。不知怎么的,朋友的眼泪忽然就出来了,她有些哽咽地说:“阿姨做的饭,让我想起妈妈的味道,我已经有一年多没吃过我妈妈做的饭了。”
  朋友的故乡在千里之外,她何以触景生情,想起妈妈的味道?应该是那种吃饭的氛围吧。
  你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了?妈妈的味道为什么会成为我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惦念?我想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妈妈渐渐掌握了儿女舌尖上的密码,她最懂得我们的口味。一日三餐四季,漫长时光的相守与磨合,妈妈清楚我们的喜好,而我们的舌尖也已牢牢记住了妈妈的味道。我觉得,味觉是人所有感觉中最敏感的,也是最有记忆的。很多片段,眼睛匆匆一瞥就掠过了,耳朵听过后就随风而逝了。而味觉,却永远为我们保留着最初的、最真的记忆。这种记忆,任凭时光流逝,任凭你辗转天涯还是海角,永远都不会忘却舌尖上的那缕乡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舌头简直是极具情怀的感官了。
  我的堂妹小夫妻俩因为学术交流去国外生活过几年,他们说,别的都能适应,唯独饮食习惯无法适应。舌头不知道为啥那么执拗,认准了某种味道之后便无法更改,像忠诚爱情一样,因为心有所属,别的味道便无法侵入。后来,我的婶婶要飞过去给他们做饭。他们说,算了,她来了也不过是一个“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没有家乡的食材和环境,怎么都做不出那种味道。一个人在大环境中就像一粒微尘,无法改变什么。几年后,堂妹一家三口本来有留在国外的机会,但他们毅然选择了回国。回到家,他们终于吃到妈妈亲手给包的水饺,两个人竟然吃得泪流满面。
  妈妈的味道,已经升华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故土的依恋之情,甚至升华为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熟悉的故土上,有多少熟悉的味道啊!这些味道,根植在我们的味蕾上,也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外面的风光再旖旎,也不如妈妈的味道让我们舒适和安心。
  妈妈做的饭,不仅给我们舌尖上的享受,最重要的是,那种生命之始的味道最暖心。我们每个儿女都是妈妈放飞的鸟儿,如果此生还有幸拥有妈妈的味道,一定要多回到妈妈身边,尝一尝妈妈的味道,慰藉我们辗转漂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