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版:读桂·社会[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百变空间”藏着邻里和谐的“秘密”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2日    来源:桂林晚报

  小区里居民们欢聚的“神秘空间”。
  葛叔叔展示的本子上,记录了每一个来理发的居民信息。
  免费理发点装备齐全。
主持人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融和社区的小区里,虽然大家都是才搬来居住几年的新邻居,但是相处十分和谐,而承载这些和谐氛围的地方,就是居民们共同打造的“神秘空间”,这些地方将大家紧紧相连,让社区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免费的理发点
  “葛叔的手艺很不错,比在外面剪还要好。”每当融和社区开展义剪活动时,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葛长贵,平时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葛叔叔、葛大哥。
  平时,如果想“偶遇”葛叔叔,那就得去社区里的一个“神秘空间”,那是葛叔叔最常待的地方之一。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棠棣之华小区36栋的架空层,此处有一个小房间,走进去一看,里面有两面大镜子,还有剪发专用的椅子,原来这里是小区里的免费理发点,为大家服务的就是葛叔叔。
  葛叔叔今年71岁,是一名老党员,说起他与理发相关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的葛长贵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在公司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理发师。工作第二年,公司派了5个人到上海培训理发技术,葛长贵就是其中一位。几年后,葛长贵调岗到其他地方,就很少帮别人理发了。自从搬到融和社区后,他又重新拿起了他的剪子。
  葛叔叔说,他刚搬来这个小区时交了一群朋友,大家意外得知他有剪发这个手艺,便让他试试手,谁知效果还不错。后来,他就在这个架空层处弄起了免费理发点,义务为大家服务,有时小区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理发需求,他也会拎着工具到老人家里帮忙理发。在理发点有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来这里剪过头发的居民。据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10月至今,有上百人次的小区居民来葛叔叔这里理过发。
  架空层位于小区的一楼,旁边还有绿化带,一到夏天,就有很多蚊虫。为了能让居民有更好的理发体验,今年,小区物业在此处建了一个小房间,安上纱窗,铺上瓷砖,让这一便民服务点更便民。葛叔叔说,来这里理发的居民有的自愿支付费用,他都一一统计在本子上,之后这些钱都会用在小区的公益事业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这个便民免费理发点在小区里做了很久了,给我们这些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特别好。”一位常在免费理发点理发的居民夸赞道。

楼顶的晾晒台
  架空层的免费理发点,给居民们解决了“头上的麻烦”,小区里的另一个“神秘空间”则给大家解决了晾晒的烦恼。
  每到晴天,大家都有洗衣晒被的习惯,之前,一些居民会把被子晒在小区里的绿植上,但这样做不太美观。现在,只要搭乘电梯来到楼顶,顺着一个楼梯就能来到一个平台,这里解决了大家晾晒的需求。
  原来,为了解决居民没地方晾晒的烦恼,葛长贵主动征集了他们这栋楼住户的意见,并主动跟顶楼的住户沟通,希望大家都相互理解,最后有20多户居民同意这一方案。
  施工时,葛长贵除了提前垫资,还当起了工人,把需要用的砖一块块搬到施工的平台处。其他居民得知了这一情况后,纷纷主动提出一起集资搭建晾晒平台。
  居民邹先生说,新小区想晾晒大件物品有点困难,现在好了,天晴的时候,大家可以把东西晒到楼顶,上面的阳光照射时间也长,十分方便。

欢乐的聚会地
  “过来喝茶了。”“有空的中午过来吃米粉了。”“晚上一起包饺子,来的接龙。”这里是小区里的另一个“神秘空间”,也是大家聚会地,更是社区里暖心的一角。来到小区52栋的架空层,外面看似平平无奇,里面却是“五脏俱全”。打开“神秘大门”可以看到,喝茶的桌椅,吃饭的圆桌,打牌的方桌,还有抽油烟机、灶台等等。
  这个小小空间里,聚集了原本不相识的邻里。陈鹏是一名“70后”,2020年下半年搬到这个新小区,此前,他住在体育中心附近。他说,在之前的小区里住了这么多年,平时跟邻居的交流很少很少,只有隔壁的老人家里有事的时候才来敲敲门,现在来这个小区才住两年多时间,却收获了难得的友谊,这是让他意想不到的。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能让陈鹏有如此感叹,是因为在这里他感受到了直达内心深处的感动。有一年大年初五,他的母亲突然不舒服,急需去医院,但当时他的手断了,行动十分不便,两个住得比较近的邻居得知后,马上赶到他家,一个背起他母亲,一个连忙去开车。去年年底,他母亲去世了,一些亲友来到家里,也是邻居们到平常的聚会地煮菜做饭,帮忙招待。这些事情让他感到很温暖。
  陈鹏说,他们的群里有20多人,平时大家也都习惯到这个地方相聚,一起聊聊天,喝喝茶,聚聚餐,哪家有好吃的也会拿到这里分享,平时谁家有事情来不及接孩子,邻居也会帮忙去接,大家相处十分和谐,就像认识了几十年的老友一样。

下期预告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逐渐成为居民心中的“家”。下期,主持人将带大家走进融和社区的办公区看一看,在小小的社区里,居民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打造了最贴心的港湾。
  记者周子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