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读桂·社会[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北门街道办:
人大代表进网格 服务群众“零距离”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18日    来源:桂林晚报

  人大代表唐昀组织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居民义诊。(清风社区供图)
  近年来,叠彩区北门街道人大工委在街道党工委引领下,以“建平台”为载体、“抓活动”为手段、“志愿服务”为着力点,探索创新社区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和履职空间,着力破解“代表难组织、活动难开展、实效难体现”等三大难题,让人大代表“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百姓心门,助力北门街道党工委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造服务品牌
为群众办实事

  “人大代表和社区对居民的好,我都看在眼里。”这是北门街道清风社区居民巫燕萍的内心感慨。只要提起人大代表在社区履职的成绩,巫燕萍有说不完的话。她回忆,邻居老王是一位失能独居老人,社区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去帮他洗澡理发,人大代表们也经常登门慰问,让老人“老有所依”;每隔一段时间,社区的人大代表都会组织志愿团队给居民定期义诊,让居民们有了健康管家;巫燕萍也亲身参加过和人大代表一起在夏天巡逻,宣传防溺水;在冬季入户,提醒居民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居民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和人大代表的务实,感受到了他们为居民服务的真诚。
  居民的满意也是北门街道发挥党建引领治理基层的成绩,在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翼的指导下,辖区各人大联络站创建了多个人大代表工作品牌。人大代表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切实走向基层第一线,服务人民,求问于民。如清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站长的带领下,注重与辖区人大代表紧密对接,将人大代表所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纳入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打造“代表履职 志在先行”人大代表工作品牌,唐昀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昀是桂林市叠彩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也是桂林市吉尔康大药房总经理,他的志愿服务队与社区签订互联共建协议,定期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针对夏季高发频发的青少年溺水事故,联络站积极组织进站代表出谋划策,不断完善辖区河段志愿服务队巡查机制,同时,代表们纷纷慷慨解囊,助力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2022年,共有19位代表捐资捐物累计20.75万元。

人大代表进网格
助力基层治理

  唐昀的志愿团队不仅是人大代表“心服务”的品牌之一,也是人大代表进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典型。唐昀说,在北门街道党工委的组织下,人大代表们经常走街串巷,入户交流,和居民围桌讨论,这让人大代表的根扎在了基层,让他们更真实深刻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让党的政策更好落地。
  唐昀记得,在一次居民调研座谈会上,他提到了国家在医保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赋予居民很多红利。但参与座谈的居民却表示,他们其实不是很了解这些政策,同时在享受这些政策时也遇到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干脆不弄了”。这件事让唐昀印象很深刻,“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政策落地时,要考虑到居民的接受程度、落地时的配套服务工作等细节,才能让好政策真的给居民带来红利。”其实这种认识的形成,正是优秀基层治理的根本动力。
  唐昀的说法没错,北门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以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为契机,将辖区人大代表嵌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中。通过片区划分定岗定责,挑选工作积极、责任心强的人大代表担任网格员,切实实现民情信息在网格中采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促成网格化创新管理与人大代表的双向适配。同时立足党建围着业务转,党建带着业务干,以党建网格垒砌基层党建新高度,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清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12名人大代表网格员在服务中积极收集意见、总结经验,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各微网格党支部开展教育宣讲,提升网格党员日常学习教育质量;创造性开展“微信工作群”的工作方法,以线上微信群形式开展24小时沟通,群众意见线上提线上收,网格管理员与人大代表直接沟通,构建一条新式的民意传达便捷通道。据统计,辖区共有24名人大代表担任网格员,在群众中“沉”下去、活起来,真正成为民意中转站、治理参与者。

代表帮扶支撑
打造共建“新范式”

  叠彩区北门街道办金河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是居民们的休闲好去处。但如果将时间再往前推,活动室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以前这个活动室是一个旧机房,房间内堆着一些杂物,是人大代表刘恒坚改变了这里。
  金河社区的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金河片区的进站代表,刘恒坚就一直想着如何改善金河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环境,他注意到这个闲置机房后,就提出要改造成一间活动室,后来他捐资3万元,彻底将旧机房变身,经过重新装修,添置了桌椅、书架,购买了图书杂志,给居民们打造了一片休闲天地。
  除了刘恒坚代表外,金河片区的进站人大代表也数次捐资捐物助力社区建设,金额达4.4万元。北门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动以党建帮扶为引领,以基建帮扶为支撑的具有人大代表特色的代表帮扶机制;以党组织为中间人,以人大代表为展示窗口,鼓励人大代表对社区建设持续开展帮扶援助行动,催生公益帮扶的良好传统,展现党心系群众、造福群众的初心。各社区依托辖区内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2022年年内累计走访慰问45人次。以联络站为单位,组织进站人大代表自觉广泛开展支部、党员、学校、医院等多形式结对帮扶活动,并切实监督将党建帮扶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2022年,共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共实施入户结对帮扶21余户,人大代表实行社区帮扶回访监督“回头看”行动19余次。
  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汤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