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走进桂林“AI+”

03版:新闻故事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聚焦中国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情感·故事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5月22日

“老毛烧饼”坚持手工制作炭火烤制

烧旺一炉炭火
守护传统味道

桂林晚报      2025年05月22日     

  烧饼内满满的馅料。

  小店门面。

  吴建永为食客打包烧饼。

  小店地址。(导航软件截图)
  在文化宫名品街的巷子里,有一家名为“老毛烧饼”的小店。每到饭点,阵阵焦香便从直径一米的炭炉中散发出来——暗红的炭火跳着舞,老板吴建永的双手则在面团与馅料间灵巧翻飞,金黄的烧饼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在炉壁上嗞嗞渗出油花。这家小店自2016年起便用一炉炭火、几张薄饼,在桂林烙下了江南的传统味道。

★推荐理由 梅干菜五花肉和烧饼是绝配
  这家店的烧饼都是现点现做的,采用炭火烘烤,外皮酥脆金黄,内馅饱满丰富。特别推荐梅菜扣肉烧饼——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搭配咸香梅干菜,一口下去鲜香满溢,每次路过都忍不住买两个。热乎乎的烧饼捧在手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微笑堂工作的黄女士  

★记者探店 台州风味 锅气十足
  日前,记者来到这家小店采访。正午时分,日头正盛,店门前蒸腾着阵阵热浪,但食客们的热情丝毫未减,窗口前早已围满了人。不足20㎡的店铺里,弥漫着梅干菜与五花肉交织的诱人香气,老板吴建永正娴熟地揉面、包馅、贴炉,忙得不可开交。
  “2016年我刚到桂林做这种烧饼时,好多人都没吃过,我们就搞免费试吃,慢慢地回头客越来越多。”吴建永说,为了还原家乡味道,他特意从台州老家运来梅干菜,“这种梅干菜经过晾晒、堆黄、腌制三道工序,咸鲜中带点微甜,和五花肉是绝配。”
  记者注意到,炭火炉占据了店铺的“半壁江山”,炉身被烟火熏得黝黑,却透着股老手艺的质感。“相比电烤炉,炭火烤出来的饼才有‘锅气’,外皮更脆,内馅的梅干菜也能吸收炭火的香气。”吴建永一边熟练地翻动饼坯一边介绍。
  记者采访得知,店内营业时间从早上9点持续到凌晨3点,以售卖烧饼为主,涵盖经典、时尚、招牌、传统四大品类,共17种味道,招牌梅菜扣肉饼售价7元,其余口味价格从4元到15元不等,能满足不同食客的多样口味需求。
  在老板的推荐下,记者点了一个梅菜扣肉饼。只见老板拿起提前制作的剂子,裹上从台州直运而来的梅干菜与精心挑选的五花肉馅,再用擀面杖耐心擀成圆饼。饼坯贴上炉壁,短短3分钟,热乎乎的饼便新鲜出炉。
  巴掌大的饼身烤得金黄灿烂,边缘微微鼓起,表面的芝麻被烤得油亮,散发出阵阵焦香。一口咬下去,先是酥脆的口感在齿间迸发,紧接着梅干菜的醇厚香气蔓延开来,最后五花肉的油润滋味在舌尖散开,一整个烧饼下肚,令人回味无穷。

★小店故事 炭火里的坚守与温情
  “吴老板,你家店为啥叫‘老毛’?你也不姓毛啊!”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建永向记者讲述起了创业时的经历:“2016年开这家店时,是和一个姓毛的朋友合伙经营的。后来朋友撤资,我接手独自打理,但想着这个名字客人都叫顺口了,也就没改。”
  谈起自己做烧饼的渊源,吴建永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初入社会时,他从事建筑装修行业。偶然间,他看到家乡很多烧饼店生意不错,认为这行投资小、回报大,于是毅然决定拜师学艺,在台州的烧饼铺里从揉面、调馅学起。出师后,他便在台州开了一家烧饼店。
  然而,台州烧饼店林立,竞争异常激烈。2016年初,吴建永将目光投向了旅游城市桂林,因为桂林游客多但烧饼店少。最终,他关掉台州的店铺,带着一身技艺和满心期待来到桂林,并在文化宫租下了一个小店。
  创业的艰辛远超想象。“那时候很多人吃不惯我们的烧饼,觉得没有酱香饼好吃,于是我们就搞试吃,大概熬了一年,我们小店的生意才慢慢有了起色,很多人从‘尝鲜’变成了‘常客’。现如今,我们每天能卖出约500个烧饼,还陆续开了两三家分店。有位在桂林读书的浙江学生每次周末都会来买几个烧饼,说这是‘家乡的味道’,还有游客专门打包带走。”
  采访中,记者看到吴建永的手背满是烫伤的痕迹。他告诉记者,炉内炭火温度超过200℃,生意忙时,他的手几乎要一直伸进炉内翻面、取饼,烫伤成了“职业病”。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手工制作。“机器做的饼少了人情味,我宁愿多花些功夫,也要让客人吃到真材实料的烧饼。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没见过炭火炉,也吃不到传统烧饼的味道,我就想守着这炉炭火,让老味道别走丢。”吴建永说。
  近十年光阴,这小小的烧饼店已成为桂林人舌尖上的“异乡温暖”。走在街头,咬一口热乎的梅干菜烧饼,酥脆里裹着烟火气——或许这就是平凡日子里最实在的治愈,也是吴建永用双手守护的传统味道。
  记者刘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