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热点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周游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2月19日

现摊现卖 可盐可甜

萍记荞麦饼:
简单的配料 做出不简单的味道

桂林晚报      2025年02月19日     

  阳超华在制作荞麦饼。

  小店门面。

  做好的荞麦饼。

  小店地址。 (导航软件截图)
  在七星区施家园路上,有一家萍记荞麦饼店,该店自行调制饼浆,制作出的芝麻荞麦饼刚出炉时酥香可口,趁热食用香脆美味,放凉后则韧性十足,口感独特。凭借其良好的口碑,每天都能吸引众多顾客排队购买。

★推荐理由 可盐可甜 各有特色
  这个芝麻荞麦饼吃起来既不甜也不腻,口感软糯。刚出炉的时候,外皮脆脆的,里面却是嫩嫩的,满嘴的红糖和荞麦味,真好吃。而且他们家还有咸口的,吃起来荞麦的香味就会更突出了。两种味道都各有特色,选哪个都不会错。——家住腾龙苑的何女士

★记者探店 配料简单 现摊现卖
  在美食众多的施家园路上,萍记荞麦饼的绿色招牌或许并不十分显眼,但用餐时段顾客在店门前排队购买的场景,却足以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
  “老板,来5元钱甜的。”日前,记者来到萍记荞麦饼店看到,尽管此时已经过了用餐高峰,但前来购买荞麦饼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有的路人经过此地,会特意停下脚步张望,看排队的人多不多,要不要也买一份。
  “终于吃到了,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这家店的推荐后,特意从临桂赶过来的。味道真不错,脆甜脆甜的。”店外,来自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的陆同学向记者表示。
  老板告诉记者,小店的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半,现摊的甜味芝麻荞麦饼是他们家的招牌美食。这款饼的配料十分简单,主要由荞麦粉、赤砂糖、芝麻和油制成。荞麦饼刚出锅时香气四溢,荞麦的特有香味特别诱人。
  说话间,老板开始制作荞麦饼。他熟练地将面糊倒在煎饼铛内均匀抹开,待一面煎至金黄诱人时,再撒上白芝麻。随后,轻巧地用工具将面皮翻转,细心地煎烤另一面,直至饼身呈现出诱人的焦糖色,一个香气扑鼻的芝麻荞麦饼便新鲜出炉了,整个过程耗时约8分钟。
  “刚出锅的饼不能马上就切来卖,要稍微等一下,确保饼内的水蒸气散去以后,外皮才能更酥脆,口感才会更好。”老板解释道。
  记者发现,店内售卖的产品种类很简单,除了每斤12元的咸味和甜味芝麻荞麦饼外,还有现磨豆浆和现榨玉米汁,价格分别为每杯2元和4元。
  根据食客的推荐,记者品尝了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的芝麻荞麦饼。到手的荞麦饼已被切成菱形的饼块,用签子叉着吃十分方便。甜饼的外层酥脆可口,内里则软糯香甜。吃着饼,既能感受到荞麦淡淡的清香,又能品味到芝麻的浓郁香味,甜度也恰到好处。咸味的芝麻荞麦饼,则加入了少量的香葱,一口下去,葱油味浓郁,是一款越嚼越香的饼类小吃。

★小店故事 从小摊到连锁店
  萍记荞麦饼的店主叫阳超华,是个来自灵川的年轻小伙子。尽管年纪不大,但他在餐饮界已摸爬滚打多年,对美食制作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热爱。
  早些年,阳超华在贵州、广东等地经营过包子铺。2022年前后,他和妻子决定结束漂泊生活。回到桂林后,看到满街的包子铺竞争激烈,他们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将目光瞄准一款桂林的老小吃——荞麦饼。“这个饼子我们从小吃到大,低脂易消化,简单又健康,老少皆宜。而且我之前学过怎么做,因此我们就决定卖它了。”阳超华说。
  2023年7月,他们在市内一条步行街摆摊售卖荞麦饼。摆摊没多久,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生意红火。两个月后,他们决定在市内找一个固定的门面。经过一番寻找,最终在施家园开了这家小店,阳超华以妻子的名字命名为“萍记”。小店开业后非常受欢迎,经常有人排队购买,这让他信心大增。
  谈到制作荞麦饼,阳超华说发酵和烙饼都很关键。他每天凌晨3点起来发酵面团,需要4个小时,冬天时间还要更久。烙饼也很有讲究,刚开始时经常失败,现在每天也都会有次品。阳超华始终坚持现场制作,卖完一张再做一张,确保每一张荞麦饼都是新鲜的。他用心挑选原料,钻研手艺,只为做出最好吃的味道。
  “我们每天现调现做,不加乱七八糟的添加剂,主打好吃健康。每一款饼的制作都经过了上百次的尝试,我们特意挑选了山东的苦荞麦和山西的甜荞麦混合搭配。甜荞麦口感味道更好,苦荞麦颗粒感重但营养更高,这样的混搭让饼子既有口感又有营养。”
  如今,萍记荞麦饼已经赢得了众多周边居民的喜爱和信赖。2024年,他们又开了两家分店,分别位于七星区的会仙路和建干路。今年,阳超华想在经营好这三家店的基础上,多创新一些口味。“桂林人口味挑剔,以前卖甜的会问有没有咸的,现在推出咸的还会问有没有辣的。所以今年我打算研究一款荞麦馅饼,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记者刘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