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性 有颜值 有文化
蜕变升级的桂柳高速桂林服务区圈粉八方游客
桂林晚报
2024年10月16日

新能源汽车充电区域。
近年来,自驾游已成为大多数人假期出游的首选方式。当车辆疾驰在高速公路上时,服务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中途休憩的理想之地。
以往,许多人对服务区的印象还停留在加油站、便利店和卫生间这“老三样”上;然而,自去年12月26日桂柳高速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后,位于桂柳高速上的桂林服务区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蜕变,如今已升级为一个集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验型街区式服务区。今年国庆假期,该服务区共接待了约16.8万车次、50.4万人次的游客。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它更是被不少市民和游客赞誉为“最美服务区”。
■变化
桂林服务区坐落于桂林市临桂区桂柳高速公路K1128+500公里处,占地面积达258亩,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提供超过1200个停车位。与多数采用双侧设计的高速服务区有所不同,桂林服务区采用了单侧式设计,通过立交桥巧妙地与对向道路相连。它不仅是广西最大的单侧式服务区,更是广西首个将生态性、全景式、文化体验功能完美融合的服务区。该服务区摒弃了传统服务区常见的封闭、大体量的设计思维,转而以桂林最具特色的桂北民居聚落风格作为整体建筑构思的蓝本。通过这种多样化的空间布局,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日前,记者驾车来到桂林服务区,第一印象便是其“广阔”“好逛”且“人性化”。服务区内设有两个宽敞的广场,它们如同双臂般环抱着充满民族风情的主体建筑。记者观察到,两个广场分别引导桂林和柳州方向的车辆有序进入,两边的人员可以共享服务区的各项设施,但车辆却实现了有效隔离,避免了交叉通行。两个广场的停车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包括大车区、小车区、女性停车区以及可满足12辆汽车同时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区。在各条停车道前,还安装了空闲车位引导屏,实时显示空闲车位数量,有效解决了游客寻找车位的难题。
步入室内,一条主道巧妙地将桂林印象、鹿鸣宴、漓水集、桂花巷四大主题区域串联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商场之中。顾客在去洗手间的同时,也可以顺便“逛逛”,满足美食和购物需求。
在购物区域,桂林特产、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在餐饮方面,也摆脱了以往的选择单一模式,不仅增设了涵盖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等广西特色小吃的美食广场,还引入了肯德基、快乐番薯、张鸭子等连锁品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在人性化设施方面,除了母婴室、残疾人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标配设施外,桂林服务区还增设了儿童乐园和室外中庭花园,让旅客得以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在卫生间区域,还创新性地设置了潮汐卫生间,在人流量大时可以灵活调整使用,同时,卫生间门口的电子屏幕会实时显示卫生间使用情况,方便游客随时掌握空位信息。此外,该区域还提供24小时共享淋浴设施,充分彰显了其人性化和便利性。
■背景
记者从广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桂北区域服务区管理中心了解到,桂林服务区作为桂柳改扩建项目的其中一环,是一个全新打造的项目,它的投入运营从根源上解决了原桂林服务区存在的面积狭小、功能不完善、设计不合理、停车位紧张及充电桩数量匮乏等问题。
此外,桂林服务区坐落于广西南北交通的中轴线上,与桂林、柳州、南宁等核心城市紧密相连,且与桂林著名的漓江、阳朔、龙脊梯田和灵渠等景区共同构建了一个一小时车程内的便捷旅游圈,充分彰显了“交通+文化+旅游+体验+商业”的深度融合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休憩需求,还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消费模式向主题式、体验式文旅消费的转型升级,使桂林服务区跃升为游客集散的重要枢纽。未来,广西交通实业公司将继续着力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高质量推进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主题服务区的建设工作,创新“服务区+”模式,以加速服务区的转型升级。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