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关注暑期防溺水系列报道(五)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聚焦中国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情感·故事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7月18日

9名硕博生
摆摊卖烤肠走红网络

他们要把一时兴起的毕业留念行动 发展成“买烤肠答哲学问题”的街头对谈

桂林晚报      2024年07月18日     

  胖达(化名)摆摊卖烤肠。(视频截图)

  团队成员摆摊卖烤肠。(视频截图)
  近日,9名哲学系硕博生在大学周边摆摊卖烤肠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有网友留言道,“能放下面子摆摊,为你们的勇气点赞!”
  记者联系到两位成员,听他们分享了摆摊卖烤肠的故事。胖达(化名)说,“毕业季到了,我们想做点特殊的事情,留下难忘的回忆。但随着次数增多,我们发现摆摊不仅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还能收获很多新朋友。”
  
为毕业留念摆摊卖烤肠
出摊3小时没卖出一根

  最近一段时间,中山大学周边一个名为“中大哲学吗喽烤肠”的摊位火了起来。几位小伙架起烤炉摆摊卖火山石烤肠,旁边宣传海报上写着“中大烤肠、学术交流、哲学交流”。
  记者联系到该团队成员胖达,胖达今年29岁,刚从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目前和朋友从事哲学考研辅导。他告诉记者,团队共有9人,有今年刚毕业的硕士生,也有中山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在读博士生。
  子恒(化名)今年28岁,是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是他最早提出摆摊卖烤肠的想法,“胖达马上要毕业了,我们想一起做些事情,给他留下特殊的毕业回忆。”
  第一次摆摊时,去了4个男生。等了好久,终于来了一位顾客。然而当这位顾客准备付款时,却没有看到付款码。胖达等人便临时打开手机中的微信收款码,“对方非常犹豫,最后没有买就离开了。”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出摊3小时,烤了20根肠却没有卖出一根。子恒笑着说:“我们吃了一部分,还给旁边的摊主送了一部分。”胖达称,他们事后复盘了首次摆摊的过程,“4个又高又壮的男生晚上聚在一起,别人看了可能有点怕,就不敢靠近了。”

改造摊位后生意变好了
缓解压力还收获更多朋友

  第一次摆摊时,他们带了两张桌子,计划一张桌子摆放调料,另一张桌子摆放烤肠机。旁边的摊主大爷看到后建议,“没必要搞那么兴师动众,把电动车改造一下,装上货架。”大爷还建议他们做一张价目表,减少摆摊人数,放一些舒缓音乐,并在固定摊位多出几次摊。
  他们根据大爷的建议对摊位进行改造,第二次出摊时就有生意了。“出摊五六次后,每天都能卖出二三十根。”不少大学生听说他们是中山大学哲学专业的硕博生后,非常感兴趣,不仅来买烤肠,还跟他们聊聊天。
  胖达告诉记者,白天,他们都在忙着看书、写论文、给学生上课,都是脑力劳动。下班后恰好利用摆摊做些体力劳动,换个地方放松心情。他笑着说:“我以前睡眠不好,但现在每次摆摊回来,躺下不到10分钟就睡着了。”
  子恒说,他不仅没有了焦虑,还认识了一两个新朋友,有哲学爱好者,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他记得来买烤肠的女孩小王(化名),她是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即将读研。“小王和父母有隔阂,家里经历了一些变故,所以她有些焦虑,但又不知道怎么和朋友讲。”子恒给了小王很多鼓励,这样一个无心之举,让小王感到非常暖心,后来还带着朋友来摊位买烤肠。

分享摆摊经历受到网友关注
鼓励更多人积极面对生活

  摆摊过程中,也有很多感动的事情。50岁的四川大爷老李(化名)卖家乡小吃,每天能卖七八十份,可以赚两三百元。因为暑假学生离校,他准备回四川老家摆摊。看到胖达等人后,老李主动跟他们打招呼:“我准备买一辆三轮车,现在的东西用不到了,你们如果觉得有用就拿去吧。”
  摆摊的过程,让众人的友谊更加牢固。
  子恒告诉记者:“我们对彼此的脾气秉性更加了解。虽然之前有过冲突,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但现在更愿意坐下来深入交流,祝福团队里的两位毕业生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胖达称,他喜欢上了摆摊卖烤肠。“并非高收入才有快乐感,年轻人要有激情,做一些小事也会很快乐。”
  子恒称,目前熟客越来越多,他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他希望接下来能够把摆摊卖烤肠发展成街头对谈的形式,就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能够在各种场合,以平常、灵活的语言来谈论各种各样有趣的哲学话题,“希望能够把烤肠变成媒介,顾客买我们一根烤肠,我们尝试回答他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一起做些事情。”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