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读桂·关注

04版:特别报道

05版:特别报道

06版: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

07版: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

0809版:读桂·视觉

11版:国内关注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22日

八台大戏轮番上演
各有特色亮点多多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22日     
  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4月20日晚在桂林开幕。一个月内,《俗世奇人》、《龙隐居》、《过海》、《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马叙伦》、《西迁》、《烟火人间》、《苏东坡》等8部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品话剧作品将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大剧院轮番上演。这些作品都有哪些亮点?记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攻略。
  另据了解,为促进话剧展演文化消费,让群众尽享艺术盛宴,本次展演采取惠民定价,绝大多数不超过100元。市民可在“新广西文化惠”微信小程序选购,还可享受充200元送200元的政府补贴优惠政策。

  《俗世奇人》: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演出地点:桂林大剧院
  演出时间:4月21日、4月22日晚8点
  剧目亮点:《俗世奇人》是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代表作之一,由北京巨龙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演。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冯骥才创作了“俗世奇人”系列小说,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门讲述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俗世奇人》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在他的笔下,从清末到民初,54位奇人跃然纸上,生动有趣,惟妙惟肖。
  舞台上,小说里的人物跃然登场:酒馆里,善良智慧、敢爱敢恨的老板娘关二姐贯穿全剧,唱红大上海的小杨月楼、只讲交情不过钱的义气大哥李金鏊、作恶多端的街头混混嘎杂张五……一位位奇人鲜活生动,一桩桩俗事引人入胜,一众奇人聚集于此,上演了一段精彩绝伦而又富有人生哲理的话剧故事。

  《龙隐居》:讲述桂林城与桂林人的故事
  演出地点:广西省立艺术馆
  演出时间:4月22日、4月23日晚8点
  剧目亮点:《龙隐居》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创演,曾荣获过第九届广西剧目展“桂花金奖”。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围绕桂林一座明朝老宅子里居住的人的命运,用桂林方言述说一群人与一座城的故事。
  龙隐居里住着刘、关、张三姓人家,是明朝桂林城守军的后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们的命运发生巨变,有生死离别的伤痛,有爱恨情仇的交织。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与抗战背景下的桂林城紧密相连、生死与共。通过演出,让观众看到民族存亡之际桂林人的尊严,看到桂林城从一座山水之城升华为一座民族精神之城,看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所闪耀的伟大光辉。
  在一个半小时里,观众既能感受到抗战时期桂林厚重的历史文化,也体会到地道的桂林方言魅力,感受到那个年代桂林的风土人情。

  《过海》:深刻的家国情、民族情
  演出地点:桂林大剧院
  演出时间:4月25日、4月26日晚8点
  剧目亮点:《过海》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创演。故事始于1950年福建沿海,世代信奉妈祖、以走船为生的船老大吴天桂被要求将船归公家统一管控,正郁郁寡欢的他遇见了曾经的救命恩人——来自中国台湾的林阿伟。为了帮助林阿伟回家与妻儿团聚,也为了继续自己的走海生活,吴天桂决定铤而走险,带着妻子与阿伟一同过海。于是,两个家庭阴差阳错地开始了一段长达30多年的错位人生。
  该剧表现了闽台族群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展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吴天桂、林阿伟、玉莲、劲头英以及福顺等一批富有生活气息、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独特命运,揭示人性的不完善又充满善良、向上之美。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
  妙趣横生的民国百姓生活

  演出地点:广西省立艺术馆
  演出时间:4月26日、4月27日晚8点
  剧目亮点:《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演。选取了著名剧作家丁西林早期的3部独幕剧——1923年创作的《一只马蜂》、1925年创作的《酒后》及1927年创作的《瞎了一只眼》,并加以整合串联进行编排。
  《一只马蜂》中,两位青年男女用相框寄托萌生的情感,彼此推拒又欲语还休,在紧张与羞涩之时借一只马蜂瞒天过海,传达出打破封建婚嫁旧习的时代风尚;《酒后》里,一对夫妻面对酒后醉卧的朋友而发生一系列的撒娇、嗔怪和打闹,其背后蕴含着二人互相的信任与珍重;《瞎了一只眼》讲述了丈夫为圆妻子情急之下的夸张措辞,体贴地隐瞒她的无心之失。
  3部独幕剧将民国时期有情人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诙谐幽默、轻松惬意,亲切含蓄、趣味无穷。此外,演员在造型转换和语言变化中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演绎出民国时期人们对自由恋爱和灵魂伴侣的追求与向往。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