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热线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聚焦中国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18日

古诗里的习俗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18日     
  ■王婉若

  每年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即为腊八日。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以诗词歌赋咏颂腊八节,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让腊八节不仅飘着腊八粥香甜的味道,还洋溢着浓浓的文墨之香。
  腊八节,古代称之为“腊日”。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描写诗人在参加腊日的一次朝会时,往年感觉寒冷的腊日,这日却觉“冻全消”,他似乎感受到了“春光”,看到草萌柳绿。其实,是腊日里的喜庆和欢畅,点燃了诗人的春心。
  腊八节最早的习俗是祭祀。早在北齐时期,诗人魏收的《腊节》诗就专门描述了这一习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诗中描写数九寒冬过腊八,人们摆设酒宴祭祀祖先神灵,感谢神灵护佑,抒发对神灵的敬重之情。同样是写祭神,但晋朝文人裴秀的《大腊》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落笔却在人们向百神汇报“年丰物阜”好年景上,更表感激之情。
  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喝腊八粥。宋代开始,民间盛行喝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至清朝为最盛。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佛粥”即腊八粥,诗中描写了腊八时节的食粥场景。而清代书画家李福的《腊八粥》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则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以及其制作的方法,同时又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各类场景。
  互赠腊八粥也是古时盛行的风俗。宋代在腊八节这天,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腊八粥。至明代腊八粥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节令食品,而清代,朝廷于腊八赐粥的风俗更是盛行。清人夏仁虎的《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皇帝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出古人对腊八节的重视程度,而诗中所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氛围也着实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