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搭子”成出游“新宠儿”
小心别把自己“搭”进去
桂林晚报
2023年10月12日
作为新冠疫情后首个国庆长假,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在旅游热的助推下,青年群体在旅行方式上也玩出了新花样,“旅游搭子”成了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词。
不过,在结伴出游的美好愿景下,也隐藏着新的骗局和风险。想要找到合适的“旅游搭子”并非易事,双方除了时间、地点一致,消费水平最好相当。另外若找“搭子”不慎,还可能跌入诈骗陷阱。
搭子游成为长假出游“新宠儿”
旅游搭子一般是指目的地相同的几人约好一同搭伙出游,在旅行中互帮互助,平摊费用。相比传统旅游,搭子游因轻量化、社交化、便捷化等特点快速被年轻人接纳。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当下“旅游搭子”盛行,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学生,很多人认可“旅游搭子”的好处,也有不少人认为吃了亏。
“蹲长期大学生‘旅游搭子’”“8月初找北京‘旅游搭子’,计划玩一周”“‘旅游搭子’!性格好,想去贵阳或成都”……类似的帖子在网络平台上随处可见。
记者在某平台以“旅游搭子”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词条浏览量高达6000万以上。帖子内容大多会提及博主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搭子”的要求,这些帖子互动数普遍较高,评论区里留言找“搭子”的也不少。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在旅行中选择组旅游搭子时,小伙子杨志说社交是吸引他的主要因素,“平时朋友们工作都很忙,搭伙旅游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社交机会,并且旅行中的不确定性也为社交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前不久刚跟旅游搭子从川西线旅行归来的张敏亦则更多考虑安全与性价比,“跟团游人数太多,很容易意见不一致,玩得不尽兴。可我跟闺蜜两个女孩子出门旅游容易遇到危险,所以我们通过网络找到了两个跟我们情况差不多的人,4个人一起组团旅游,会更安心。而且搭子之间平摊旅行花销,可以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国民旅游习惯的形成,年轻人对旅游也产生了更多要求。一方面他们的旅游动机呈现复合化趋势,相比于以往放松身心等享受型、消遣型旅游动机,拓展社交、增长知识等情感性、发展性旅游目的愈加凸显,旅游搭子便是对旅游社交属性的具体呈现。另一方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增长要求寻找和匹配不同的伙伴,旅游搭子正好能够满足青年群体不同的旅游需求。”
旅游业抓住风口提升精细化服务
旅游搭子的火爆无疑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风口,不少旅游公司看准了当前“旅游搭子”的市场缺口,及时调整旅游策划。徐钰盈就职的旅游公司在国庆期间推出了多款主题定制游项目,比如为文艺青年准备的人文主题搭子游、以换装为主题的旅拍搭子游等。
与自行组队的搭子游相比,旅行社提供的主题定制游有更加个性、多样化的服务,除了吃住行等一条龙服务外,还会在出发前提前了解游客的性格特点、旅行目的,为游客准备穿搭、拍照攻略,甚至配备专人调节团内气氛,协调解决旅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
徐钰盈认为,主题定制游的出现是当前旅游市场向精细化发展的体现。“旅游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旅游搭子、同龄人旅行团的火爆让旅游公司意识到,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绝不应该把公共资源拿来打价格战,而更应聚焦策划创意、精细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等。”
精细化的发展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张敏亦的体验是:“不用顾忌行程安排,不用火急火燎地赶路,旅行成了放松身心的度假,这种旅游节奏才是最舒服的。”
个性化搭子游,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但随着旅游搭子的火爆,社交媒体上也涌现出了许多相关的吐槽贴:有人在网上约好了旅游搭子,临出发前却被“放鸽子”;有人在旅行中因为习惯、性格不同而发生口角,出现花费纠纷等问题;有人甚至在旅行中被同行的旅游搭子骚扰;自行组团包车遇到“三无”领队被坑;一些不正规的旅行社在网上以寻找“旅游搭子”为名强行拉客消费……前不久,寻“旅游搭子”网帖疑似涉黄的新闻爆出,搭子游背后隐藏的诸多安全隐患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上述问题,宋昌耀认为,要满足旅游中的个性化需求,就会带来信息的高成本和非标准化供给等潜在风险。“旅游搭子的个性化需求导致了相关供给的分散化和非标准化,这必然导致供给匹配的良莠不齐,如此便会出现素质低下、没有诚信的搭子,也会出现别有用心和非法牟利的搭子。”
张敏亦分享搭子游经历时认为,一定要与同频的人组旅游搭子,“我和闺蜜在找旅游搭子时,会尽量找在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上相近的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除此之外,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旅行目的等都需要提前沟通,张敏亦说:“比如我们4个人年龄相仿,大家都不习惯早起,那我们就会沟通好上午多睡一会。”
徐钰盈表示,游客在旅行中最在意的便是安全问题,但最难把握的也是安全问题。她并不建议陌生人之间组成旅游搭子,以她的经验,这种情况问题多多,“如果一定要自行组队,最好是选择朋友、家人或伴侣等熟悉的人”。
像网上出现的以寻找“旅游搭子”为名强行拉客消费的情况,徐钰盈认为大概率不会是正规旅游公司所为。
宋昌耀谈道,如果是不相熟的旅游搭子自行组团,旅游者个人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如果是通过专门提供旅游社交和旅游搭子组织的平台公司组团,旅游者要确认公司的注册认证等信息。专业公司则需要在注册认证、旅程管理、售后投诉解决方案等方面下足功夫。
(应受访者要求,杨志、张敏亦为化名)
综合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