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7月18日

夏天晒酱

桂林晚报      2023年07月18日     
  ■江初昕
  “冬天腌菜,夏天晒酱。”这一腌一晒,也就占据了农家味蕾的大片阵地。在我们家乡,有三伏天晒瓜酱的习俗。母亲每年都要晒几坛瓜酱,仿佛只要这样做了,才能感知时令的节拍,亲情的味道。
  晒瓜酱对天气至关重要,在晒瓜酱之前,母亲就一直关注近段时间的天气预报,从中央台再到地方台的天气预报,母亲都要看一遍,觉得近段时间连晴的天气以后,母亲这才着手准备晒瓜酱的各种材料。先从陶缸里舀出自家种的黄豆,圆圆的黄豆饱满而鼓胀,是制作瓜酱的上好食材。母亲先将黄豆倒进竹匾里,仔细挑出那些瘪的和坏的黄豆,以及里面的杂物。黄豆用清水浸泡三个多小时,黄豆泡涨开,就可以倒入大锅里煮了。煮黄豆可不能心急,炉灶里支一根柴火就可以了,小火慢煮。煮上一段时间,空气中隐隐能嗅到黄豆的清香,这时,母亲才打开锅盖查看黄豆煮的程度。一旦发现黄豆外皮自行脱落,用手轻轻抿一下,黄豆绵烂了,也就说明黄豆煮好了。用笊篱捞出平铺在竹匾上,稍微晾凉,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裹面粉工序。刚出锅的黄豆还很潮湿,把面粉均匀撒在上面,再轻轻摇动竹匾,让黄豆浑身裹上面粉。裹满面粉以后,均匀摊开在竹匾中,等凉透就可以捂豆了。盖上薄膜,上面再铺上一层小被子,置于阴暗处进行自然发酵。
  三伏天温度高,只要三到五天时间,豆子就会长出一层白白的绒毛,绒毛越白越长说明发酵得越好。把发酵好的黄豆放在太阳下暴晒,晒至三四天以后,基本都干了,硬邦邦的面粉紧扒在黄豆上,颜色也变成了灰白色。
  晒瓜酱,当然离不开西瓜呀,母亲特地赶早从地里摘来两个大西瓜,洗净后用井水镇在水桶里。晒干后的黄豆容易结坨在一起,制作瓜酱前,必须用手逐一扒开抖散。西瓜刨去外皮后,切成小块,加入食盐、桂皮、花椒、八角、辣椒、姜丝后一起充分搅拌均匀。找一个干净的坛子,晒瓜酱的坛子忌生水和油,把豆子和西瓜装入坛中,上面蒙上一块纱布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了。太阳越大,晒出来的瓜酱就越好,晒至一段时间以后,就要用干净的竹筷翻动一下,
  二十余天后,瓜酱基本晒好了,坛子里的瓜酱色泽红润、酱香纯正、香辣微甜,是佐餐佳品。
  晒好的瓜酱装入坛中密封保存,俨然成为绝好的佐料。平时烧菜的时候,从坛子里舀出点瓜酱来,不管是鱼羊牛肉,烧的时候放点瓜酱下去,能起到提鲜去腥的作用,烧出来的菜肴尤为鲜美。
  我们兄弟几个也陆陆续续离开了父母,到外地参加工作,平时也难得回家,但母亲知道我们爱吃家乡的瓜酱,每年入伏的时候还是按时晒几坛瓜酱,准备我们回家带回去。我们也反复叮嘱母亲,天气炎热,就别晒瓜酱了。母亲半是动情半是幽默地说道:“吃着娘晒的瓜酱,你们就随时念叨老家的娘呢!”是呀,何止是瓜酱醇香的味道,里面还有的是母亲的一份牵挂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