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夯实桂林根基 产业腾飞实现跨越发展
——我市全力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实施系列综述之四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 唐健扬
金秋时节,漓江河畔碧波荡漾。一湾穿城而过的漓江水,勾勒出桂林的产业脉络。
从桂林造民航轮胎首次装配波音飞机,到罗汉果、月柿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出口量全国第一,再到全球首创全钢五复合挤出技术的创新突破……漓江两岸处处迸发出产业跨越发展的“新势头”“新光景”,“桂林制造”正成为新时代的闪亮名片。
实体经济是桂林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柱。2023年9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规划要求,深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潜力,布局发展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经济的心脏、制造业的脊梁,集中反映地区工业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桂林市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引入先进技术,扶持培育优势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去年9月,桂林蓝宇“三环”牌全国产民航轮胎首次装配在波音737-800飞机上,并在甘肃庆阳西峰机场平稳降落。经过9次试飞试验,完成民航规章规定的全部测试科目。本次试飞也是波音737系列飞机首次装配全国产民航轮胎,成为桂林市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前,桂林正依托华为、深科技、比亚迪、领益智造、君泰福电气、作为科技等一大批高端制造企业,坚持招大引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久久为功,漓水为证。
一年来,漓江两岸捷报频传。中国首台真三轴六面顶液压机成功通过验收;君泰福电气获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工厂”认证证书;深科技今年有望成为桂林首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桂林广陆数控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桂林市先进装备制造集群被评为2024年度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输变电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级产业集群。此外,桂林市还积极推动船舶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批新能源船舶得到成功应用,有效填补国内空白,国内首艘甲醇新能源电动竹筏在漓江顺利完成试航试验,进一步推进漓江旅游绿色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8月9日,在全区科技大会、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桂林共有45项成果获得2023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数量再创新高,所获奖项数占全区全部奖项数的28.85%。
一年来,桂林深入实施“科教振兴”“科教强市”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广泛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跨越发展的优势。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实施“青年人才留桂林就业创业计划”,积极举办专业化、小型化、特色化供需对接会,吸引青年人才留桂林就业创业。目前,桂林拥有各类高校15所,在校大学生28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429家,获认定广西瞪羚企业11家,桂林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排在全区前列。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桂林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三产融合”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建成4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罗汉果和月柿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干米粉加工量、木衣架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一,加快打造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渔业和生态养殖、畜禽等加快发展。着力强化农旅融合,累计创建43个田园综合体,打造280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村,灵川获评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恭城莲花镇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项目名单。
岁月匆匆,时光无言,实干是最好的承诺!
如今,桂林正搭乘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东风,按照《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产业动能,以产业新跨越的铿锵步伐,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