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桂林故事[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旧址:书声依旧

□本报记者苏展 文/摄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旧址大门。
  图②:校舍走廊。
  图③:江南书院风格的“桂师”校舍。
  图④:“桂师”成立时,李宗仁郭德洁夫妇在此种植的两棵罗汉松。
  上一期“桂林老房子”中,我们对广西桂林图书馆从王城搬迁至榕湖之间的种种进行了追溯,其中大量笔墨集中在了一个关键人物身上,那就是正好在这个时间担任图书馆馆长一职的唐现之。其实,了解唐现之的完整人生,我们会发现,作为教育泰斗陶行知的高徒,唐现之一生最热衷的还是教育事业。这一期我们就走近由唐现之筹办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旧址,从这里留存下的老房子中,一睹当年的“桂师”学风。
  广西第一间中级师范
  唐现之是桂林灌阳人,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教育科,科主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唐现之是陶行知三个得意门生之一。受陶行知的影响,唐现之很早就有教育救国的思想。
  1937年秋,广西当局就国民中学教育问题召开了一次住桂专家座谈会,在这次会上,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建议,希望当局能创办一间实验式的省立民国中学。当时坐在专家席之列的唐现之自告奋勇地说:“如果大家认为此事可行,不妨让我去试试。”
  唐现之当时在广西教育界拥有很高的名望,座谈会过去几个月后,广西教育厅派唐现之开始筹备这所学校。正值抗战期间,考虑日军飞机会来轰炸,这所学校建在桂林城的中心地带不安全,所以计划建在郊外,那么建在哪里好呢?此时便有人给唐现之传话,意思大概是,桂系大佬们有意将这所学校建在临桂两江圩,因为这里是桂系大佬李宗仁的家乡,建在这里不仅符合战时隐蔽地理需要,同时当局财政以及两江的父老拟捐款万元,作为校舍建筑费。
  于是,1938年7月,这所学校便在两江圩西岸福村东面凤桥、大岭新村的空地上建起校舍。而一个月后,当局突然改变计划,原来说好要建的“两江国中”因“为扩充师范教育起见”,将其改为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因此,这所学校才正式定下,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简称“桂师”,又称桂林两江师范学校,唐现之成为首任校长。而这所学校也是当时广西第一间中级师范学校。
  办一所陶行知式的“晓庄师范”
  唐现之师从陶行知,他办的学校自然也受他老师的影响。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学院前身),校址在中国江苏南京神策门(后改名和平门)外劳山下的农村晓庄,这里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要造就好的乡村教师去办理好的乡村学校”,通过改造乡村教育进而改造农村,目标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唐现之希望将“桂师”办成晓庄师范式的学校,同时他决定将教育与抗战救国的思想结合,将学校办成一所坚持抗日,同时实现民主自由、团结和谐、尊重理性、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学校。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可以到农村去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唤醒民众,组织民众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的伟大事业。
  唐现之对这所学校的创办万分重视,在各个方面都要亲力亲为,特别是在聘请教职员方面,他对广西当局的态度非常强硬,要求当局给予全权,教师由他聘好,再由教育厅加委,否则他不干。
  而在对教师的选择上,唐现之不分地域、不分学校、不分党派,只要他认为品学兼优的,就会想办法请来。当时的“桂师”教师们有个共同特点: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反对内战。40多位教师中有30多位是由外省逃难到广西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的出身,支持不同的党派,但他们身上都背负着一段受日寇侵略、迫害的苦痛史,这便形成了老师们团结一致的政治基础,而这个基础在教学上影响则是重大的。用当时学生自己的话说“我们学校就是一间活的抗日学校”。
  学校请来了我国著名建筑师林乐义负责画图。林乐义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抗战期间在桂林等地从事建筑设计,一直到抗战胜利后离开桂林,其间这位大师在桂林留下不少作品,如桂林市政府大楼旧址、广西大学旧址、黄琪翔旧居等。他给这所“桂师”的方案是按照江南园林式书院的样板精心设计,校舍为一口字形平房,只大门口一间有楼,作办公室用,大门向北,口字房北、东、西三面为教室及教员宿舍、图书、仪器、医药、校医等室,南面为洗澡、厨房。正对大门靠西南,为一大礼堂,可容四五百人。
  校舍一边在建设,一边就开始招生了。这是一所全部公费的学校,学生的吃、穿、住、书籍等全由学校供给。这样的省立中级师范,当时除了特种师资训练所(后改名民族师范)外,就此一家。招生对象初期遍及全省,之后随着各地先后成立中级师范,“桂师”的招生范围就限于桂林本地的在乡青年,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境贫寒,贫到无法升学的那种程度。因此他们都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当一部分校舍盖上了瓦片,窗户还没安装时,学生老师们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上课,老师学生们最初都是以教室为寝室。
  学校书籍仪器的由来也颇有意思。当时全国正值战乱,邢台师范的书籍仪器,正由河北疏散到武汉,无法南运。这个时候,唐现之正好在桂林遇见了该校校长张新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经过两位校长的协商,邢台方面同意了把书籍仪器借给“桂师”的建议,但条件有二,路费由“桂师”承担,另外邢台方面要安插一名书籍仪器管理员入驻“桂师”。就这样,当时“桂师”虽然是新成立的学校,但是校舍和设备图书都不差,甚至与当时广西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有一比。
  大约是1938年12月,校舍落成。广西当局对作为广西第一所中级师范学校的“桂师”是相当重视的,1938年12月25日的开学典礼上,省主席黄旭初到场讲话,将“桂师”喻为“全省师范的楷模”。唐现之定这一天为校庆日。
  以学校为中心
  形成一个全民革命教育区

  唐现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进步的。当时师范学校功课多,学生除了学习就是军训(战时需要),唐现之认为这样不妥,学生没有一定时间自行学习、劳动和娱乐是不行的,他便不顾一切把上课时间由普通的50分钟一节调整为40分钟一节,学生和老师们都一致赞同。
  在这座园林式的校园里,学生们上课、上自修、就寝都很安静,尤其是上自修,鸦雀无声。甚至有的人夜晚来校以为没有学生在校,学生自觉不讲话,走路也放轻脚步,以免打扰其他同学。
  学校设有劳动课,主要就是种蔬菜,学校附近就有农场,有农具肥料,除了菜地外,还有稻田。老师们也会参与,等收获以后供学生食用。上面提到,学生膳食方面由公家供给,每月经费领到,即通知学生所组织的膳食委员会去领,这个委员会除了保管经费和办理全校膳食之外,还养猪。每逢年节也有杀猪。学生们必请老师们聚餐,欢乐无间。
  学生们还办了义务小学,帮助附近农民教育子女,对于当地儿童健康,校医也参与其中。
  据唐现之回忆文章所记,在其当校长的三年中,没有学生被开除,没有学生被记过。学生不对的地方,都通过班主任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或唐现之亲自谈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有意见则可以在日记上发表,不论他对哪方面有意见——政治、经济、社会、学校等,都可以尽量发表。也有找校长谈话的,所提问题,大到世界、国家,小至个人生活,如家庭问题、婚姻关系。
  离学校十多里是临桂的苏桥,那儿有伤兵,桂师的老师和学生大概每月去慰劳他们一次,对他们讲故事、唱歌、耍杂技、谈心、补衣服,并在街上向人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老师当中,一位喜好身着深色长袍,蓄长须戴墨镜的长者喜欢以宣传画的形式宣传抗日,他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中国艺术大家丰子恺。学校也时常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会,当时在桂的许多文化名人都在这里为学生们讲过课,陶行知先生在这里讲“世界形势和抗战教育”,梁漱溟先生讲“延安归来”,叶圣陶也曾在这里为毕业生演讲。就这样,以“桂师”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村,形成了一个全民革命教育区。
  然而这样美好的时光没有持续太久,学校开办三年后的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已撕破假面目,广西当局开始对各级学校加强控制,并对学校地下党进行暗中清查和迫害。反动派的一系列特务活动让当时作为校长的唐现之十分不满。1941年10月,唐现之辞去了校长职务,离开了“桂师”,去到广西大学任教。
  1949年6月,国民党伪广西省政府以“桂师”环境特殊,校风恶劣为由,下令停办。
  新中国成立至今,这座苏州园林式的校园先后供多所学校及教育单位使用。目前作为临桂区两江中学校舍使用。走进这座校园,当年“桂师”的绿树白墙,颇具江南书院风格的校舍,李宗仁郭德洁夫妇种植的罗汉松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百米文化长廊内的丰子恺、陶行知、胡适之、王鲁彦和唐现之的题字影像,保存完好。目前这里已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多年过去,当年这座以教育之名而建的精美建筑,如今依旧为教育服务,走在其中仍能听见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这足以令人感到欣慰。